第54章 六便士29 那樣的夢,她做了四十一次……

六便士

秦雨出生於煙雨江南, 父母都是跑船工人,她從小留守在鄉下,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八歲那年家鄉發大水,爺爺奶奶帶著她去地勢更高的隔壁村逃難, 中途幫著老鄉救幾頭牛, 被大水沖走, 再沒回來。

秦雨等了一個月, 等洪澇災害結束, 又傳來新的噩耗。

父母的輪船沉了江,一家人都被那場大雨帶走。

諷刺的是, 她的名字裡帶雨。

村裡人都說她這人命硬, 剋死了全家。

被送到縣裡的孤兒院那天,也是個雨天。

院長從村支書的手裡接過秦雨,手裡黑色的雨傘斷了一根骨架,雨傘只微微變形, 也許扛風效果大打折扣, 但為個小孩子擋雨絕不成問題。

如果把每個人的家都比作一把傘, 秦雨知道,她的那把傘, 每一根骨架都是折斷的。

她是孤立無援的傘柄,被丟棄在了一場雨裡。

赫遠徵以前不叫赫遠徵, 但至於叫什麼, 他自己也不知道。

據院長說,被遺棄在孤兒院門口的時候, 他只有兩歲,發著高燒,含含糊糊一直叫著手疼腳疼, 當時被懷疑是得了小兒麻痺症。

七十年代末,重男輕女異常嚴重的年代,如非孩子有病,沒有父母會將孩子遺棄。

即使家裡孩子多養不起,送給親戚朋友養著也能收點好處,總好過於辛苦生下來就這樣扔出去。

赫遠徵是個例外,也是當年那個孤兒院裡,唯一四肢健全智力正常的男童。

小兒麻痺大概是誤診,他退燒以後恢複正常,跟著院長姓了赫,取名遠徵。

院長說他被丟在院門口的時候,正好是10月19日,中國工農紅軍萬裡長徵勝利的日子。

對她們這樣的人而言,

人生也是一條遙遠的征程。

秦雨來院裡的時候已經上了小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也會算數背唐詩,再加上她的父母沒有將她遺棄,故而保留了原來的名字。

秦雨和赫遠徵初識於寧安縣孤兒院,在1987年的春天。

赫遠徵大秦雨一歲,是院裡所有小朋友成天掛在嘴邊的哥哥。

大家都喜歡和他一起玩兒遊戲,捉迷藏,老鷹抓小雞,跳房子,就沒有他不擅長的東西。

院裡的小朋友多為殘疾兒童,有的生下來就少一隻胳膊,有的不會說話,也有些是先天智力殘疾。

秦雨混跡在那些孩子裡,是當仁不讓的大姐大。

就連赫遠徵也不敢惹她。

秦雨能說會道,聰明伶俐,是院長都認證的好幫手。

最重要的是,她長得漂亮。

大人們常說,像她這麼漂亮的女孩兒,早晚會有人願意收養。

但事與願違,小女孩兒在那個年代總是沒有男孩子吃香,先被領養走的人是赫遠徵。

1990年的春天,十三歲的赫遠徵被縣裡一個木匠工人收養,離開了孤兒院。

結果不出半年,木匠家裡出了事兒,一家人去外地躲債,丟下了剛進中學念書的赫遠徵。

赫遠徵又重回了孤兒院。

誰知短短半年,竟早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