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遠距離作戰戰術(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克羅埃西亞將軍的命令下,艦隊中的那數十萬艘戰艦在向著獸人艦隊的殘骸前進時,陣型也在進行著調整。
此時的帝國戰艦群,呈現出的是傘形隊形。
這種陣型可以擴大攻擊面積,減少單位空間內的攻擊部隊密度,使得更多的艦船能夠同時進行輸出。
由於能量武器的殺傷力巨大,且攻擊距離最遠,因此那些安裝著電弧發生器、快子光矛和粒子光矛的戰列艦位於艦隊的最前方。它們在太空中呈傘形張開,正面對著攻擊方向。
這些能量武器超遠的射程和大面積的覆蓋率,使得任何帝國的敵人想要靠近帝國的艦隊,都必然要遭受巨大的損失。
除了這些安裝有能量武器的戰艦外,無數安裝了磁軌炮、高斯炮、各類導彈的戰艦組成了第二層傘面。
這些戰艦的型號從護衛艦到戰列艦一應俱全。使得組成第二傘面的戰艦數量佔據了帝國艦隊的六成以上。
只有這些戰艦開火後,才代表帝國艦隊開始對敵人進行最勐烈的攻擊。
雖然攻擊距離和能量武器比起來稍稍遜色,但在太空中由於真空不產生空氣阻力,所以動能武器在運動過程中不會產生速度衰減,且威力不會像在星球上那樣隨著距離而減弱。
因此這些戰艦的攻擊距離同樣及其驚人,一旦敵人從超遠距離向帝國的艦隊靠近,頂著艦隊的能量攻擊進入了這些戰艦的打擊範圍之後。
帝國就會讓那些敵人知道什麼叫做萬炮轟鳴,勢不可擋。
除了這些常規的戰艦之外,一些泰坦級戰艦均勻的散佈在這些戰艦的中間。
克羅埃西亞將這支遠征艦隊分成了數十支編隊,每支編隊的旗艦就是一艘泰坦。
這些泰坦乃是作為艦隊的旗艦而設計的,擁有極大的艦體,戰列艦在他們身邊就如同艦載機一樣。
並且除了一門威力巨大的主炮,泰坦還擁有許多常規戰艦所沒有的額外元件,也正是這些元件使泰坦擁有能夠作為一支艦隊的旗艦的能力。
比如能夠阻止敵方艦隊逃離的亞空間陷阱,能影響敵方艦隊效能的量子去穩器,還有能使己方艦隊命中率大大提升的目標網路,和能夠修補己方艦船船體和裝甲的奈米機器雲等。
這些元件有增益己方的,也有削弱敵方的。但毫無疑問的是,每一個元件都能使帝國艦隊的作戰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這些泰坦的效能無比強大,但他們在這支遠征艦隊中擔任卻僅僅擔任了各個編隊的旗艦。
作為艦隊總指揮的克羅埃西亞將軍沒有待在任何一艘泰坦上。整支遠征艦隊的旗艦這個光榮的稱號沒有讓任何一艘泰坦得到。
因為,帝國有比泰坦還要強大的艦船。
在遠征艦隊傘形陣型的中心,一艘巨大無比,迴旋鏢形的戰艦正在無數艦船的護衛下前進。
它就是整支太平星域遠征艦隊的旗艦——主宰(juggernaut!
主宰擁有兩個船塢,可以自己建造艦船,自身有著強大的火力和護甲,並且可以進行自我維修。與其說主宰是一艘艦船,不如說它是可以為艦隊提供可動維修船廠的巨型行動星際基地。
但誰要是真把主宰當做一個可移動工廠,那就大錯特錯了。
主宰不僅僅可以作為前線艦船補充基地,還能對其他艦船產生增幅,從而影響戰局。作為一個行動自如、大小空前的太空基地,主宰級艦船可以將進攻作戰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龐大的體型使得主宰上安裝有許多威力巨大的武器,火力比數十艘戰列艦還要勐烈。
且主宰就如同宇宙中的航母,艦體內部安置了無數的艦載機,能夠對目標進行近距離攻擊傷害,具有可靠性高,傷害直接、精準,戰鬥靈活等優點。
能夠十分有效的剋制驅逐艦、護衛艦,並能作為點防禦破壞導彈,保護好主宰的安全。
除了自身的攻擊和防禦十分強大外,主宰作為旗艦也是十分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