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木隔著錄音室的玻璃,看到唱歌子門真人滿臉陶醉,處於忘我的狀態。

曲子的前奏充滿著時代感,和現在的流行音樂截然不同。

不過曲風很快一變,變得輕快,如一首童謠。

西木沒有從中聽出驚豔的感覺,倒是歌詞引起他的興趣。

每天每天~我們在鐵板~

上頭烤著~已經感到厭煩了~

有天早上~我和店裡的歐吉桑吵了一架~就逃往到海里去了~

第一次遊在海里~是感覺很爽的事情~

歌詞擬人化講述鯛魚燒從店鋪逃往海底,在大海中無憂無慮暢遊著。

但是很快發現,海底也有危機和麻煩。

無憂無慮的鯛魚燒被折騰不輕,每天都為生存而活著。

最終被人釣上岸吃掉。

“果然~我還只是鯛魚燒。”

隨著這句歌詞,西木覺得內心深處柔軟的部分被觸動。

這種感覺無法形容,他情不自禁想到學校畢業以後進入職場。

從滿懷期待,變得充滿無力。

職場不是每次考試交出滿意的成績就能夠收穫。

人的晉升不再是一年級到二年級循序漸進。

有的人會一下子登頂,有的人會跌到谷底。

旁邊的黑木城流露出滿意的笑容,不管是從歌詞還是曲風都是他所熟知的那一首。

不過,他可沒有抱著這樣就足夠的想法。

要是直接發行,別說是首周成績70萬張。

能不能達到7000張都是一個問題。

進入這行這麼久,黑木城知道包裝和企劃的重要性。

哪怕作品質量過硬,也要有足夠的宣傳。

這首歌推廣途徑是藉助著兒童綜藝節目,但不是讓子門真人上臺演唱,是製作成一個動畫短片。

非常簡易的動畫片,結合著歌詞內容推進劇情,在綜藝節目播出。

這需要找製作動畫片的團隊完成。

身為電視臺的甲方,好處立馬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