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有了農家大院這個“中轉站”,但江觀漁和楊文井依舊是忙的腳不挨地。

沒辦法,開放車還是有點小了。

一趟,最多能送三千斤左右,還是在嚴重超高超限的情況下。

三萬八千多斤香菇,折騰到將近中午,來回跑了近二十趟,才算送貨完畢。

也多虧了清河郡的車少,幾乎沒有交警上路。

否則,他們的車恐怕都要被扣八百回了。

王老闆也沒料到供貨量竟然如此之大。

弄的他準備的現金都不夠了,不得不臨時跑去銀行取錢才結清了貨款。

但他很興奮,他不差錢,就是差貨。

要知道,平日裡,他一個月都未必能收到這麼多山貨。

收的貨越多,意味著他賺的越多。

儘管他手下的夥計有些眼紅,慫恿他搞清楚山貨的來路,用最低的代價來獲取最高的利潤,可卻被他嚴厲拒絕了。

事實上,他並不是沒有打過這個主意,也旁敲側擊打探過。

江觀漁心知肚明,知道這種事情根本瞞不住,索性大大方方的坦然告知。

因為他並不怕王老闆動什麼歪心思,

這年頭,跑貨物運輸就貴在運費上。

他賺的其實就是運費錢,利潤全在系統倉庫可以無限帶貨上面。

本質上和王老闆背靠貨運公司,賺取運費差價沒有什麼區別。

可貨運公司跟屯門驛之間可沒有什麼業務往來。

這也就意味著,這門生意除了他以外,其他任何人來做,利潤都寥寥無幾。

所以,他一點都不擔心王老闆會把他踢開,單獨在屯門驛設立採購站。

“兄弟,能收到幹木耳嗎?”

王老闆笑容滿面的給江觀漁遞上一根菸問道。

“什麼價格?”

江觀漁跟個老油子似的接過煙,但卻沒有點燃,夾在耳朵後反問道。

“三塊一斤。”

王老闆眸光閃動了下,報出了一個價格。

江觀漁差點被氣笑了,毫不猶豫的轉身就走:“收不到。”

幹木耳一點都不壓秤,而且儲存和運輸都很不易,更加易破易碎,市場價要比干香菇貴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