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責不已的林洛如同受傷的野獸般流出了血淚。

可不管上官毓秀如何花言巧語,都無法抹除他才是罪魁禍首的事實。

悲慟欲絕的林洛正要出手殺死上官毓秀之際,他懷中的嬰兒似乎感受到了殺氣,嗷嗷大哭了起來。

上官毓秀露出一抹勝利者的笑容,用寵溺的眼光看著懷中的嬰兒,輕聲告訴他,這是他和蒙月的孩子。

這一刻,他已經不在乎什麼皇位不皇位,他只在乎,他終於贏了林洛一次。

哪怕,他贏的並不光彩,可終究,他得到過蒙月,還為他生了個孩子。

林洛渾身劇顫,痴痴的看著那嬰兒,哪裡還能下得去手?

儘管他很不願意承認,但卻不得不面對現實。jj.br>

蒙月的孩子,最大的依仗就是上官毓秀。

如果上官毓秀死了,蒙月的孩子必死無疑。

最重要的是,國不可一日無君,上官毓秀唯有著一個孩子。

一旦他死了,那天下必將再度大亂,受苦受難的還是那些夏族百姓。

林洛雖然驕傲自負,努力想要證明自己。

可實則卻是個心繫天下百姓的偉男子,大丈夫。

自然不會為了一己私仇,而讓天下再度陷入戰火之中。

最終,他選擇了為了天下不再生靈塗炭,而放過了上官毓秀。

這一刻,反目成仇的兩人彷彿回到了少年初見時,悄無聲息的形成了某種默契。

林洛抱著儲存完好的蒙月屍體,離開了燕州。

而上官毓秀雖然後宮佳麗三千,卻不允許任何嬪妃誕下龍子,即便是皇后也不行。

如果嬪妃產下龍子,對不起,他會命人直接溺死。

他在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決心。

既是對蒙月的補償,也是對林洛的承諾。

因為他立了蒙月的孩子為太子,不允許任何人威脅到他的地位。

而上官毓秀也勵精圖治,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治理國事和培養太子上面。

儘管他的前半生並不光彩,做了很多錯事。

但在夏族歷史上,卻留下了濃重墨彩的一筆,是後人交口稱讚的一代明君。

或許是感念於林洛的不殺之恩,上官敏秀特意下旨,取消了林洛通敵叛國的罪名,恢復蘭陵王封號。

並將江陵府改為蘭陵府,烏龍江改為蘭陵江。

至於茶山,是上官毓秀臨終前,把太子的身世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他。

太子即位後,成為了睿文帝。

登基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命人暗中調查母妃的埋葬之地,想要將其陵墓遷進皇陵跟父皇葬在一起。

畢竟,不管林洛和母妃再如何相愛,上官毓秀才是他的親生父親。

可查來查去,卻只查到林洛抱著蒙月最後出現的地方就是茶山。

想要找到蒙月的埋骨之地,簡直是難如登天。

睿文帝無奈下也只能作罷,將茶山更名為蒙山來紀念素未蒙面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