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接旨?

村民都是一臉疑惑的看著許家人,許家做了啥事皇帝都來宣旨了。

為啥一定是好事兒呢?因為如果是壞事兒來的就是囚車了。

許家一聽趙進的話,急急忙忙的關了作坊的門回家準備接旨了。

一個時辰後,已經收拾好的許家眾人站在大門口翹首以盼,許家大門前也站了兩排人。

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眾人聞聲望去,看見馬背上的人,許雲錦有點吃驚,怎麼是他?

元軒不知道許雲錦竟還做了那麼多事,在陳餘縣一別至今已經兩月有餘。

元軒回京進宮時正好遇上趙太師與皇帝在討論許雲錦的事兒,元軒暗戳戳的給許雲錦說了幾句好話,給許雲錦討了點額外的賞賜,並接過傳旨的事情來了九江。

“籲……”

元軒翻身下馬,後面的人也跟著停了下來,元軒從元寶手中接過聖旨便開口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許家有女雲錦,年紀輕輕醫術高超、溫柔敦厚、樂善好施,遷徙途中,救治重傷瀕臨死亡的村人,免費施藥為村民打蟲,後將打蟲藥方與縫合術無私奉獻給大齊百姓,朕心甚慰,特封許家雲錦為溫樂縣主、醫者仁心牌匾一塊、九江府城縣主府一座、永定縣城三進院子一座、良田三百畝、黃金三百兩、雲錦十匹,欽此……謝恩。”

“謝皇上隆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許家人都沒想到,她們家第一個當官的居然是才八歲的許雲錦。

許家人以為許雲錦的這點兒小功勞最大的獎勵也就給點錢就是了,沒想到還封了縣主。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不僅是對許雲錦的封賞,更是皇帝與丞相一派的爭鬥,為了許雲錦這縣主稱號朝堂爭論了許久。

最終還是皇帝齊康怒問朝中反對的人誰有許雲錦的能力與胸襟,若有別說一個縣主的虛名,就是個侯爺國公他都封得。

“平身,聖上說打蟲藥和縫合術對大齊百姓十分重要,尤其是縫合術,日後不知道能夠挽救多少邊關將士的性命,所以溫樂縣主擔得起這個賞賜,朝廷安排來跟著學習縫合術的人都在永定縣城那座宅子裡,牌匾也掛在了那座宅子,溫樂縣主有空可以去看一下。”

元軒宣完旨後看著有些呆愣的許家人解釋了一番,還悄悄的瞟了眼許雲錦。

“恭喜縣主,宣完旨我們就先走了,改日再來接縣主去縣城宅子。”

元軒本想和許雲錦說幾句話,但隊伍裡有不乾淨的東西在,他和許家有交際的事兒此時不宜讓別人知道。

他會在九江停留一段時間,師傅給他來信說在九江遇到兩個好苗子想收為徒,讓他明日跟去見見,免得日後自家人不識自家人。

“恭喜恭喜啊,許老哥,你們家出了個聖上親封的縣主,錦丫頭,啊不對,現在可是溫樂縣主了,哈哈哈,你真的把打蟲藥獻給朝廷了,還要教他們縫合術啊?”

許大年等人看傳旨隊伍走後就一臉高興的湊近許雲錦問道。

“噗,村長爺爺,你們以後還是叫我錦丫頭吧,我確實是在陳餘縣時就把藥方給了縣令大人送去京都了。

至於縫合術,村裡如果有孩子想學,也可以送過去,不過要識字的才行,最好是能跟著羅爺爺學兩年醫有點基礎。”

許雲錦可不想天天有人叫自己縣主,所有的賞賜中她最喜歡的是那塊醫者仁心的牌匾。

那代表著這個朝代最高權利人對她的認可,雖然這個領導者目前所處局勢不太好。

“就是就是,你們都是看著錦丫頭長大的,以後還是和從前一樣沒有什麼不同,可千萬別叫縣主,聽著還怪不好聽的。”

許老爺子也怕村裡人因為許雲錦身份的突然轉變與他們產生距離,都是一起經歷過生死的村人,沒有那個必要,以前是什麼樣以後還是什麼樣。

“今日我們家豆腐作坊開張,又逢聖上隆恩封了我家阿錦為縣主,晚上大家記得都帶上家裡人去作坊,今晚就給村裡人都做個豆腐宴,慶祝慶祝。”

許老爺子叫了許武帶人去買菜,張氏幾人則是去了作坊做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