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雲錦叫過一旁的小五吩咐道。

只是小五還沒動,百姓們便跪倒一片,嘴裡還喊著:

「聖上萬歲。」

「聖上還念著我們,還念著我們啊。」

許雲錦還沒被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元三便擠到了她的身邊:

「姑娘,是國公爺帶著人來賑災了。」

許雲錦愣了一下,沒想起他所說的國公爺是哪個國公。

下一秒眼裡便迸發一陣喜意,能得元三尊敬的國公爺,除了元軒她爹元朗還有誰。

沒等許雲錦擠開人群去拜見元朗,百姓們便十分自覺地讓開了路。

只見一溜看不見盡頭的馬車上懸掛著一個大大的元字。

這張旗幟,大齊百姓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許雲錦都知道。

元家軍和向家軍的名頭她是知道的,除了南邊的丁家她是後來聽說的。

因為成名時間短,好些地方的百姓們還是隻認從前駐守南境的元家軍。

也就是元朗最近十多年沒出現在戰場上,才導致了元家現在的名聲不甚如前了。

但也有許多老一輩的人還記得元家的大功,元家祖上也是人丁繁茂。

但元軒的好些祖輩都為國守邊疆馬革裹屍了,有些甚至都沒能留個後。

有資格掛這面旗的現如今只有兩人,一是在邊境殺敵的元軒,一是現在的靖國公元朗。

所以元朗的身份就顯而易見了,百姓們也是見來的是皇親國戚所以心安了不少。

而越過這面旗幟,映入許雲錦眼簾的是一張十分俊朗的臉。

和元軒有著五成的相似,只是看起來更加成熟,看樣子此人便是現靖國公元朗了。

「各位都是我大齊的子民,聖上從來沒有不管你們。

只是此次雪災嚴重,所以湊集錢糧來得慢了些,但是在聖上的心裡,始終記掛著你們。」

元朗沒下馬而是坐在馬背上運氣大聲說道,響亮的聲音傳進了在場許多人的耳裡。

沒聽到的人也由前面的人口口相傳下知曉了元朗的一番話。

頓時百姓們又是跪拜稱頌齊仁的仁善,許雲錦看著這一幕覺得在古代做一個令人稱頌的皇帝,好像也不是簡單的事兒。

須臾,元朗便騎著馬到了許雲錦面前,看著這個因為寒冷裹得像個熊一樣的姑娘,元朗眼底閃過一絲笑意。

乖乖巧巧的小姑娘,有主見、又心底善良,怪不得能得那麼多人的喜愛,連他兒子那種冷清的性格說起她都止不住眼中帶笑。

就這一眼,元朗便覺得這要是能成為未來兒媳婦兒好像也還不錯。

希望他兒子能機靈點兒,別錯過了那麼好一個姑娘。

「這幾位是?」

元朗翻身下馬走到許雲錦幾人的面前裝作一臉疑惑的問道。

「回國公爺,這位是溫樂郡主,這幾位都是南方來的志願者,都是來我們寶河縣支援救災的。」

夏師爺一臉激動地上前回道,剛剛一見元家的旗幟他便讓衙役趕緊去城裡找縣令大人了,也不知現在人到了沒。

「溫樂見過國公爺。」

許雲錦一本正經的上前向元朗行禮,元朗也像個普通長輩一樣客套了兩句:

「郡主不用多禮,久仰郡主大名,沒想今日在此見到真人了。

看樣子這些百姓們精神不錯,都是郡主和眾位義士的功勞,我替聖上多謝各位在危難時候支以援手。」

元朗對著其他幾個大夫一拱手,眾人才從元朗來此的驚訝中緩過神來趕緊回禮:

「國公爺客氣了,我們

都是大齊子民,為聖上分憂解難是我們的職責,當不得這聲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