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雲錦抱著小曦兒到了自己房間,一路上姐妹倆都沒說話,進了房間將她放在床榻上,小曦兒才略顯緊張的開口道:

「阿姐,我以後不是你的妹妹了嗎?」

許雲錦心裡一痛,摸了摸她的小臉,「誰說的,阿姐說過,不管你是誰家的孩子都永遠是我的妹妹,你可是我親自接生的,除非你不要阿姐了,不然沒人能把你從我們家搶走。」

小曦兒聞言癟了癟嘴,眼淚就從眼眶中滾落,「那我以後還住在這裡嗎?還在這裡吃飯睡覺嗎?」

從記事時她在這個宅子裡,現在知道自己可能會離開,頓時像花骨朵蔫了一樣。

「當然了,等明天就讓人在家旁邊建個新房子,以後兩個房子中間開個門,你想在哪兒就在哪兒,這裡永遠都是你的家。

你可是我們家的心肝兒,要是沒有你啊,爺奶他們吃飯都吃不香,你雲昭哥哥要是沒妹妹了,怕是也要哭鼻子了,還有小云灃還要你這個姐姐保護呢,你不住家裡我們都會不開心的。」

小姑娘聰慧但年紀小,不把這些掰碎了告訴她,就把她把自己圈在外頭了。

許雲錦在屋裡哄了沒一會兒,小姑娘就揉著眼睛要睡覺了,今天因著要回家所以她一大早就起來了。

又經歷了這麼一遭,哭了許久力氣都沒有了,見她想睡覺,許雲錦便給她脫掉外衣蓋好被子,「睡吧。」

小姑娘拽著她的手,生怕她會離開,「阿姐一起睡。」

許雲錦也怕她睡不踏實,索性脫了鞋,將她摟在懷裡輕拍她的後背,沒一會兒,耳邊就傳來了小小的呼吸聲。

看著小曦兒還有些紅腫的眼睛,許雲錦卻鬆了口氣,總算是暫時將她的身份過了明路了,希望不要出什麼茬子才好。

想著想著,她也閉上了眼睛睡了過去。

這一覺一直睡到了申時末,小曦兒被餓醒才結束,醒來後她好像已經接受了身份上的變化,雖然沒有以前那麼鬧騰了,但還好沒有再哭了。

接下來的好幾天,許家的氣氛都比較低迷,許雲錦更是走到哪兒身後都有個跟屁蟲。

直到小曦兒確定自己和從前沒什麼兩樣後,才重新變得開朗起來,跟著去了村學唸書,許家人才鬆了口氣,就怕她年紀小,轉不過彎來,憂思過重不是什麼好事。

至此,小曦兒的名字從許晨曦變成了周晨曦,其實周是小曦兒外婆的姓氏,許雲錦等著她的名字變回季晨曦的那天。

小曦兒叫周老太太奶奶的第二天,許雲錦便讓周家人大張旗鼓的去將季夫人的墳挪了回來。

今年再祭拜的時候,不用遠遠看著那個方向了,小曦兒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給季夫人磕頭叫娘了。

一想到這裡許雲錦的心就又心酸又高興。

五月初十這天,朝廷突然一次性頒佈了三條法令,前所未有的將告示貼到了全國各地,當然這麼多告示不是手寫的,而是印刷廠印刷的。

齊仁知道印刷廠的時候,激動了好一會兒,親自掏了腰包,讓把新教材先印一批出來,現在印刷廠的工作量可大了。

這三則法令的內容震驚了全國。

第一條就是關於國家自然災害、疫病的應急預案,這是許雲錦在救災時就提出的。

只是由於這一舉措花費大,且朝堂上還有何相一派的阻攔,一直到現在才確定下來。

整個預案寫得很清楚,每一條都羅列得很仔細,每個縣衙都要負責將這個政令傳達到每一個老百姓的耳朵裡。

甚至許雲錦提出的建安置所,也是優先在貧困、易發災難的地方建,真正做到了以窮苦百姓為先,而不是建在繁華的地方錦上添花。

第二則法令則是許雲錦在桑樹村時想到的因地制宜發展各地的經濟,齊仁決定派任有這方面能力的官員,深入發掘一些地方的優勢。

這類官員稱之為「行走」,官署正八品,比縣令低,但是要求高,需獲得舉人功名者才行。

一開始沒有人願意去,寒窗苦讀數十載,他們最小的願望是做七品縣令,而不是做累死累活竄在田間地野的「行走」。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

那人便是趙太師的大孫子,趙亭的大兒子趙書佑。

兩年前,年滿十八歲的趙書佑便和許文、趙進同期參加秋闈,並且一次就考上了舉人,但成績不是特別出彩,雖說在眾多勳貴子弟中已經算是名列前茅。

趙書佑自認為自己不是特別聰慧,論唸書,他不及自己的二弟趙書明與許雲清,所以想要貼近百姓的生活去磨鍊自己。

他已經是舉人之身,剛好符合,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便第一時間去報名參加考試,甚至沒有和家裡人商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