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參軍目前為止也只有向知意一個人在張羅,據線報,向知意招募的那批一百多個女兵都是孤兒或是由於各種原因流落風塵的女子。

這些女子都是可憐人,為了暫時脫離苦海,又因為向知意的恩情,選擇成為了女兵。

現在她們就在向家的一處莊子中訓練,但聽向知梧說效果不是很理想。

「溫樂也常聽父親和兄長說聖上是個勤政愛民、知人善任的好皇帝,以前還在南雲縣的時候生活雖然不富裕,但也還算是過得去。

那會兒沒那麼多的想法,也沒見過那麼寬闊的天地,就覺得縣令真是個好父母官,從來沒欺負過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

可後來走啊走,一路從北走到南,在南方一待就是五六年,這幾年來溫樂才察覺到有您這樣的明君,才是百姓的福氣。」

許雲錦也是來到這個封建社會,成為其中的一員才知道有一個好皇帝對於百姓來說有多難得。

「哈哈哈,朕現在覺得你一句明君,勝得過被萬民稱讚。」齊仁被許雲錦這話取悅了。

以前微服私訪也不是沒有人說過他是一個好皇帝,也有人覺得他做得還不夠好,那時年輕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覺得百姓真是不知足。

後來朝堂上的紛爭,百姓所受的苦,一樁樁一件件擺在面前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的眼界到底有多小。

也終於明白了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這麼多年來,他為了大齊委屈過自己和妻兒,就是想做一個好皇帝。

沒想到有朝一日出現了一個對大齊具有重大貢獻的小姑娘說他是明君,他突然覺得現在的自己是百姓心中真正敬仰的神明。

而不是依靠著手中有權勢就讓百姓畏懼的君王,這麼多年來他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齊仁頗有感觸的模樣,元朗幾人也覺得心中酸楚,都是前人做的孽,他們現在只能拼命的去彌補。

若是再來一次前朝末年那樣的變故,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

「這孩子一說話我就覺得心裡舒坦,跟軒兒一樣,老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怪不得兩人成了師兄妹呢。」景妃捂嘴笑著說道。

齊媛也附和著說了句意味不明的話,「那可不,阿錦啊,跟我們家有緣,只是這緣分來得晚了點。」

其餘人看許雲錦和元軒的眼中都帶著戲謔,元軒鎮定自若一點不對勁都沒表露出來。

只有許雲錦單純的認為這是他們在表達對自己的喜愛。

小一:宿主在戀愛方面的智商簡直為零。

齊諭最後一個跟許雲錦打招呼,但他好像不太會說話,一開口就被元軒瞪了一眼。

「溫樂郡主許久不見啊,你都長高了,那年見你的時候你還是個小姑娘呢,現在都快到表哥肩頭了,不過看起來怎麼還是好小。」

許雲錦:專往痛處戳是吧!

「太子殿下也長高了,就是看起來比師兄矮了好些,按道理殿下綜合了聖上與娘娘的優點,應該長得再高些才對。

現在看來應該是平日裡久坐活動少了,殿下這年紀多鍛鍊,努努力還能再長長,或許就跟師兄一般高了。」新

許雲錦才不慣著他呢,肆無忌憚地便損起齊諭來。

還順便朝元軒眨眨眼,元軒一下就懂了她的意思,看齊諭的眼神兒也帶著點挑剔。

直把他看得後背發涼。

齊仁聞言哈哈大笑起來,損起自己兒子來也是不留情面。

「哈哈哈,我早就說過你連向知意那丫頭都說不過,更別說溫樂了。

現在看看,吃癟了吧,我看你就應該跟她倆學學,免得日後吵不過朝中那些大臣。」

齊諭不服氣,但看了看元軒的身高,永遠比他高一截,心裡又流下一行清淚,貌似向知梧和許雲清也比他高,他竟然是幾人中最矮的。

「這次回來還沒考教你的武藝功課,明日一早你和向知梧在校場等我。」

元軒用一句話,成功讓齊諭露出生無可戀的表情。

他怎麼覺得自己和向知梧的算盤打錯了,壓根指望不上溫樂郡主能制住他表哥。

他們倆一看就是一丘之貉,是一夥的!

許雲錦如願「報了仇」,齊諭不知道的是元軒每次跟她通訊兩人話都很多。

他也會主動跟她說些關於齊諭和向知梧一些搞笑的事情,所以她知道兩人最怕的就是元軒抽查武藝功課。

現在想想元軒和她在一起時好像話還挺多,也會主動找話題,兩人近兩年來獨處的時光不多,但每次好像都有說不完的話。

想到這兒許雲錦小小自戀了一把,看來元軒不是不喜歡傾訴,只是沒找到一個好的傾訴物件,恰好她就是最好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