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年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有些結巴的回了趙亭的話。

“但這一路下來,出力最大的是大人弟弟家和我許家族兄許大磊一家,這兩人是族兄的二兒子許文和家中行二的孫子許雲清,兩父子一個是秀才,一個是童生。”

許大年又對趙亭介紹著旁邊的許文父子二人。

“學生見過大人。”

兩父子同時向趙亭行了個學生禮,大齊尊重讀書人,有功名者見官不用跪拜,還能自稱學生。

“兩位不用多禮,聽前來傳信的護衛說了一路上許兄弟一家對趙進照顧良多,我還要多謝你們家呢,趙進那小子還能聽你的話,你的話可是比我這個親大哥還管用呢哈哈哈。”

趙亭開著玩笑對許文說道。

“趙進雖然平時有些懶散,但是為人善良真誠大方熱心,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友,得此好友也是學生之幸,和朋友互相照顧也是應該的,不值當大人特意感謝。”

趙進聽到許文對自己的評價頓時臉都不痛了,一雙眼睛感動的看著許文。

看看看看,這才叫哥哥呢,可不像他大哥,從小就會揍他不會誇他,幸虧去了北地認識了許大哥,嗚嗚嗚。

“雖然聖上還沒釋出政令讓個府城安置災民,但是我已經向聖上遞了摺子,讓聖上允許我安置第一批到九江府城的災民,你們可以選擇去哪個縣安頓下來。”

趙亭給他們介紹了下兩個縣,一個是白沙縣的大灣村。

大灣村在河邊,居民都是靠著河灣的地方修建的房子,所以叫大灣村。

大灣村離府城遠,但是地勢開闊,安置費用也不高,一戶一兩銀錢就可以劃一畝宅基地,還想要就要花錢買,但是大灣村人都是打漁為生、土地少。

另一個是永定縣的水落村,是九江府新劃出的一個村落,是趙亭找了許久後才找到的地方。

水落村離府城近,交通用水都很方便,土地也還算肥沃,不過還需要自己開荒,安置費用比大灣村高了一兩銀子。

趙亭讓眾人商量一下是去哪個村安置,明天他會讓師爺帶著縣衙的師爺前來接他們。

趙亭帶著趙進一家走了,臨走時還讓許家安頓好後就來府城,到時候自己再好好招待他們。

趙亭等人走後,隊伍駐紮在城門口,許大年叫了各家主事的人來商討去向的問題。

“村長叔,我就先說了,我是想在水落村安家的,我們不會打魚,大灣村還沒有什麼好土地,離縣城府城又遠,就算安置費低,以後穩定下來種地不能種,打魚也不會,出去做工還要許久才能回家一趟,那樣不划算,我們還不如在水落村,雖然安置費高了一兩,但是我們以後可以種地,農閒時還可以進城打工,那可是十分方便的。”

“是啊是啊,村長叔,我們也這樣覺得,長久下來肯定是水落村更好的,而且我們還有打土匪分得的近二十兩銀子,各家也多少有點餘錢,到時候建個屋子七八兩,安頓好也就十兩銀子,還剩十來兩呢,這可比以前寬裕多了。”

許大年還沒來得及徵求他們的意見呢,村人們就決定好了。

得,不用勸他們了,他也覺得去水落村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