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推恩令(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很快,便開始了大朝會。
殷商時期的禮儀禮節就很複雜,東周領作為由青木部落發展起來的暴發戶,領地之中根本沒有人懂這些禮儀禮節,而且楊信也不在乎這些禮儀,這就造成了楊信對殷商的禮儀禮節一摸黑。
好在楊信緊緊地跟在東伯侯姜桓楚身後,姜桓楚怎麼做,楊信就怎麼做。雖然朝歌之內有人族氣運的鎮壓,尋常練氣士來到朝歌也得小心翼翼。
但楊信份屬人族,而且以楊信的實力很輕鬆地感知到王座上的帝辛,楊信很清晰地感知道,帝辛看到自己裝模作樣的動作時眼角直抽抽,但楊信毫不在意,依然跟在東伯侯身後,混在諸侯裡濫竽充數。
殷商時期的禮儀相對來說還算精簡一些,先是哀弔先王,然後是迎立新王等等,折騰了七天七夜才算完事。
在一切結束之後,帝辛做為大商新王開始統一面見諸侯,說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官方之話,無非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之類的空話,然後,帝辛開始讓那八百諸侯們繳納完貢品後統統攆走了,只留下東南西北四大諸侯以及新晉的東周侯楊信。
帝乙在與東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東周侯楊信進行完盛大的酒宴之後,便開始一一分別接見眾人。
“東周侯能在四十餘年的時間內,將一個精壯不足百人的青木部落發展成威鎮一方的強大諸侯之地,可見東周侯的才能,不如東周侯入朝歌為公如何?”帝辛笑著問道。
楊信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細地瞅著帝辛,然後笑聲問道:“大王是否對東南西北四路諸侯都這麼說?”
帝辛一愣。楊信的回答太過於新奇,也很是無禮,不過帝辛並沒有發怒,而是大笑道:“是的。東伯侯已將十日前東周侯所言告之與子受。”
僅憑這幾句簡短的對話,楊信便知道,帝乙還真不是後世史書所說的暴政荒淫又都是假的,帝乙嚴格說過是跟隋煬帝楊廣一樣的存在,都是雄才大略之主,只是步子邁得太大,扯著蛋了。
所謂將四大諸侯留在此地,不就是明升暗降嗎?看似為公,比侯爵高了一級,但是將四大諸侯與領地隔離,屆時不管是摻沙子還是策反,甚至是吞併,不都是由帝辛說了算嗎?
周朝分封八百諸侯,經過八百餘年鐵與火的戰爭,才由秦國一統天下,徹底廢除了分封制改為郡縣制,而現在,八百年前,帝辛就開始有削弱諸侯特權的苗頭和動作,能不失敗才怪。
楊信從懷中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帝辛。
“這是什麼?”帝辛接過紙張後,反過來覆過去地看。
“這是紙張,這種紙張製作非常便宜,而且還宜於書寫和攜帶,東周領已經將紙張作為知識和文明的載體。這張紙雖然重要,但紙上的內容更重要,紙上的內容才是我東周領真正的貢品。”楊信說道。
聽楊信如此說,帝辛這才將注意力放在紙張上的文字上,只見紙張上寫著:精鹽一萬石,優糧麥種十萬石,優糧玉米種十萬石,木匠一百,鐵匠一百,醫匠一百,師匠一千。
“這……太貴重了。東周侯大賢、大才!”帝辛握著紙張的手都開始發抖。
東周侯的富庶帝辛怎麼可能不知?
不管是一年可種兩茬、畝產近一石的小麥,還是一季便可成熟的玉米,抑或著先進的生產工具等等,早已經名傳天下,甚至各地諸侯都紛紛高價購買,而今,楊信居然如此大方地供奉給帝辛,帝辛怎麼會不激動?
楊信卻沒有想這麼多,楊信只是想著先給商朝續一波命再說,其次再是獲得人道氣運,人道昌盛,人族使用東周領的糧種越多,使用東周領的耕種工具越多,楊信獲得的氣運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