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信頓時長舒了一口氣,火雲洞三皇畫像前的香火點燃了,說明楊信與火雲洞三皇之間有了香火情份,也說明楊信被火雲洞三皇所接納,被納入了此界人族的體系。

透過種種玄而玄之的感覺,楊信更加確認了,此方世界確實是屬於洪荒大世界,只不過時間線是屬於封神前幾十年。

楊信徹徹底底地長舒了一口氣,同時,也感覺到最初進入此方世界的隔閡感消失了。正當楊信慶幸之時,鴻鈞老祖畫像前的香火也點燃了。

楊信一驚的同時也大喜,自己不但被此界人族接納,也被此方天道接納,而且還被鴻鈞道祖接納,楊信再想到所謂分寶系統的前身分寶崖,這本身就是鴻鈞老祖之物,本就有香火情份。

楊信的心徹底放下了,至此之後,楊信可以拍著胸脯說,“自己上面有人!”

拜完了山頭,楊信開始靜下心來思考以後的發展之路。

幾十年後,武王伐紂,周代商,三教共籤封神榜,屆時,會有諸多煉氣士被送上封神榜,即使闡教十二金仙也有身殞之威,截教金仙上榜者不計其數,自己何去何從是該仔細考慮考慮。

楊信想了半天,發現自己不管是加入截教一方還是加入闡教一方都不合適,西方教更不用提。先不說能不能加入,就算加入了,面對實力強大的那些修士們,自己這點實力還真不夠看的,鬧不好還會有生死危機,別說混氣運我功德了,能保證不死就是天道保佑了。

為了自己的小命,楊信是費盡腦汁終於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封神的本質是借武王伐紂的機會,送三界之內那些修行者上封神榜,好完善天庭神仙的空缺,穩定三界的架構。

也就是說不管是武王伐紂,還是什麼王伐紂,人間的戰事不重要,重要的是闡教十二金仙命犯殺劫、闡教和截教等修行者的內鬥。

既然楊信以人族的身份被火雲洞三皇接納,那麼等青木部落發展了,可以建藩封國了,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自封武王?自己的前任、青木部落上一任首領,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追封為文王?國號是不是也可以稱為周。西伯侯季昌所在的周為西周,而自己所在的周為東周?

楊信想了想這很有搞頭啊。不過前提是得發展部落啊。

發展部落楊信很拿手啊,而且此時離封神開啟還有數十年,足夠楊信將青木這個連鄉都不是的部落發展成一個伯國。

第二天一大早,楊信帶領著部落的人開始大力發展。在這過程中楊信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凡是楊信親手製作的先進物件,楊信都會得到海量的氣運,而從分寶系統中刷出來的,屁事沒有。

比如說,楊信為了加快耕種效率,也為了裝比,親手在部落眾人的面前製作了耬車、曲轅犁、鐮刀,這個時間段正值青銅器的發展時期,鐮刀的刀是由青銅器製成。

結果,天地承運,鋪天蓋地的人道氣運蜂擁而至,六成落入楊信的身上,三成分別落在耬車、曲轅犁、鐮刀上,耬車、曲轅犁、鐮刀瞬間成為功德寶物,而剩下的一成則落到了部落眾的身上。

楊信隱隱有所悟,耬車、曲轅犁、鐮刀有助於人道發展,所以有人道氣運,而那一成落入部落眾的身上,楊信也隱隱有所猜測,即,發明了還得推廣,推廣當然不能讓楊信一個人推廣,一個好漢還得三個幫呢,推廣的重任當然得落入部落眾的身上。

楊信並沒有著急推廣,而是陸陸續續又發明了一些器物,這其中便有武器裝備,楊信還傳播了武道功法,同時,楊信還制定了各種法律嚴格要求部落中人,當然楊信所做的這些都得到了海量的人道氣運功德。

待一切準備完畢,楊信便帶著這百十來號人開始了遠征。

史稱:鄉鎮領主的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