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人選我已經準備好了。”唐王李仲易臉不變色心不跳地回答道,只是皇后夏天的臉上略顯侷促。

“人選可靠嗎?”

“那是相當地可靠!”唐王李仲易拍得胸脯震天響,皇后夏天的臉色卻是越來越古怪,古怪中帶著三分驚慌。

“帶過來讓為師瞧瞧。”楊信看著夏天古怪中帶著驚慌的臉色說道。

“好的,謹遵師傅法旨。”唐王李仲易怪模怪樣地行了一個道家禮後,拍了拍手。

然後,朝小樹、常三、齊四、劉五、費六、陳七六人走了進來。

瞬間,楊信明白了唐王李仲易的打算,只見唐王李仲易仍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道:“上洞八仙一共八人,七男一女,朝小樹、常三、齊四、劉五、費六、陳七,再加上我和夏天,正好七男一女、湊齊了上洞八仙之數。”

“你牛比,論不要臉,為師願稱你為最強!”楊信豎起了大拇指。

“師傅見笑了,弟子實在是找不到可信之人。”唐王李仲易苦澀地說道。

“滿朝文武,你就找不到可信之人?”楊信一臉驚奇。

“滿朝文武,忠心者也有,但其身後的關係錯綜複雜,動一發而牽全身,索性,不如在朝堂之外另起爐灶,打造一個與書院相似的存在。”

楊信大致明白了唐王李仲易的意思,朝堂上對他對大唐忠心的人無數,但那是基於利益的忠誠,真正愚忠的沒有幾個。任何時代的人都會被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但人是有思想的,而且是多變的,當忠誠與利益掛鉤之時,這種忠誠雖然不純粹,但卻更穩定。

像這種忠誠比比皆是,但像朝小樹這種,與李仲易相逢與萍水之際、情投意合的關係根本沒有,而且朝堂上的利益分配已成定局,貿然改變恐怕會引起大亂,所以唐王李仲易採取了不要臉的方式。

楊信倒是不在意唐王李仲易是否要臉,楊信糾結的是可著一個人薅羊毛這樣合適嗎?楊信見唐王李仲易心意已決,也不好反駁,或許,唐王李仲易更想將仙緣把握在自己手中吧,畢竟自己手裡有才是真正的有,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

“也罷!”

“師傅,您不生氣?”唐王李仲易小心翼翼地問道。

“不生氣,你如此不要臉,頗有上古人皇的風采,如果你特別在意臉面,我就得考慮是否換個徒弟了,不過,我不建議你成為上洞八仙之一。”

“為什麼?”唐王李仲易奇怪地問道。

“過猶不及!你的法寶太多了。崆峒印為根,日金輪主防,南明離火劍主殺伐,再多法寶就有些過了,樣樣通、樣樣松,與其樣樣精通不如一樣專精。”楊信說到。

楊信的話音落入唐王李仲易耳中猶如黃鐘大呂,又如暮鼓晨鐘,震響在唐王李仲易的心底,唐王李仲易暮然發現自己已經得天獨厚了,沒有必要太過於貪婪了,從而舍源忘本,迷失在諸多的法寶之中,卻忘了自己的本心和根基。

“謹受教,多謝師傅!”唐王李仲易恭敬地說道。

“那,現在少一個人,需要弟子再去找一個人嗎?”唐王李仲易接著問道。

“不用找了,進來吧。”楊信對著門外說道。

楊信的神識早就掃描到門外站著一人,而且這人徘徊了許久,聽到楊信的話後,來人立刻走了進來,而且是拄著拐一瘸一拐地走了進來。

“喲,顏瑟大師,你這是仲麼了?瘸了?您老人家沒事吧,沒事您就走兩步。”楊信戲謔地說道。

“好,老夫沒事就走兩步。”顏瑟大師在臨四十七巷賣票的這段時日以來,徹底發現了楊信的神通廣大,昨晚的異象再加今日的流言,以及朝小樹等人的變化都沒有逃脫顏瑟大師的雙眼。

顏瑟大師認定這一切都是楊信的節奏,所以顏瑟大師就密切關注朝小樹等人的一舉一動,朝小樹等人的異動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顏瑟,尤其是朝小樹身上詭異的氣息波動,讓顏瑟大師徹底驗證了自己的判斷。

顏瑟大師一瘸一拐地走了兩步,一邊走一邊訕笑道:“唉,自從看了《八仙過海》,老夫沒事就喜歡拄著拐走兩步,老夫還發現自己跟那鐵柺禮很像啊,恩,就差缺個葫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