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草原屠龍(第1/2頁)
章節報錯
蒙古草原,成吉思汗金帳。
在這座象徵著大草原無上榮耀與權力、巨大而華麗無比的帳篷裡,鐵木真獨自坐在一張黃金大椅上怔怔地出神。這張椅子是攻破金國中都時搶來的,椅背上鑄著盤龍搶珠,兩個把手上各雕有一隻猛虎,原是金國皇帝的寶座。
強大的花刺子模已經在蒙古大軍的鐵蹄下灰飛煙滅,西方諸國紛紛在蒙古勇士的彎刀下戰慄臣服,乖乖地認同了鐵木真的兩個兒子朮赤和察合臺的統治。
然而這些被臣屬歌頌為“偉大”的勝利並未帶給鐵木真多少喜悅和興奮,他在金座上支頤沉思,想到的是自己多苦多難卻充滿激情的年輕日子。如今他雖然擁有無數美麗的妃子、百戰百勝的軍隊和無邊無際的帝國,卻怎都無法挽回那如水逝去的歲月。
帳外忽地傳來一匹戰馬的悲鳴之聲,旋即又歸於沉寂。鐵木真在大漠中生活了一世,一聽便知是一匹老馬患了不治之症,主人不忍它纏綿痛苦,一刀殺了。
想到自己近年來亦如那老馬般精力漸衰,鐵木真不覺打個寒戰,心想:“我年紀也老了,也不知還有幾年好活?既然終究要歸於黃土,所佔不過數尺之地,那麼辛辛苦苦打下這大大的疆土又有何用?”
他終究是一代梟雄,心情偶爾低落片刻便又振奮起來:“罷了,既然身難久,便使名長留。有生之年,我當率領蒙古鐵騎,打下一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帝國,使得千百年後,凡是太陽照射的地方,都有人傳唱成吉思汗的功業!”
想到此處,鐵木真想著帳外高喝一聲:“來人!”
一名親兵首領從帳外走進,單膝跪地道:“聽候大汗吩咐。”
鐵木真簡明扼要地下令道:“吹號,聚將!”
那親兵首領領令出帳,不多時,便有十餘名號手疾奔而來,分站在金帳的東南西北四方,嗚嗚嗚的吹了起來。這是成吉思汗召集諸將的緊急號令,任他是王子愛將,若是等鐵木真自號聲響起後屈了十個手指還不趕到,立時斬首,決不寬赦。此刻便聽到四方八面俱是馬蹄的急響,向著金帳疾馳而來。
當鐵木真屈起第三個手指時,第一個人趕到帳中,正是剛剛受封為蒙古國師的金輪法王;等鐵木真屈起第八個手指,所有的王子大將都已到齊。
鐵木真眼望眾人道:“如今花刺子模已滅,我們可以騰出手來收拾苟延殘喘的金國。現下金國將精兵集中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大家都來想想辦法,如何才能攻破潼關,進擊金國的新都汴梁?”
聽說又有仗可打,帳內眾人紛紛摩拳擦掌,爭先恐後地向大汗獻上各種破城之策,並各自請令要領一支人馬去攻打潼關。
鐵木真見只有金輪法王微笑不語,便開口問道:“不知國師對此事有何高見?”
金輪法王合十笑道:“大汗早已成竹在胸,又何必下問貧僧?”
“國師果然深知我心!”鐵木真大笑,對眾人道,“你們所獻方策雖各有見地,但正面強攻,不免曠日持久。現下我蒙古和大宋聯盟,最妙之策,莫如借道宋境,自唐州、鄧州進兵,直搗汴梁。”
“大汗妙計!”眾人如夢初醒,各各連聲讚歎。
鐵木真當即下令遣兵三路伐金,中路由已被他立為汗位繼承者的三子窩闊臺統帥,左軍由最得他歡心的四子拖雷統帥,右軍則由“四傑”中最為足智多謀的木華黎統帥,而後令餘者暫退,只留下國師金輪法王與三軍統帥詳議進軍方略。
鐵木真對金輪法王笑道:“國師既知我心意,可否再猜上一猜,我欲如何攻下汴梁?”
金輪法王略一沉吟,答道:“不攻。”
“不攻?”拖雷有些疑惑地問道,“國師,父汗要我們攻下汴梁。你為何又說不攻?”
金輪法王微笑道:“明為不攻,實為不攻而攻。”
旁人還是糊塗,鐵木真卻已拊掌大笑:“好一個‘不攻而攻’,此言大妙。國師,勞你將此計對他們解說明白罷。”
金輪法王道:“貧僧斗膽猜測,大汗用兵之策,乃是佯攻金都,殲敵城下。汴梁是金國皇帝所居之地,可是駐兵不多,一見我師迫近,金國自當從潼關急調精兵回師相救。漢人的書本上有句話叫做‘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從潼關到汴梁,即使是精兵銳卒,千里馳援也必定人馬疲敝,雖至而弗能戰。而我軍以逸待勞,必可大破金兵。金國精銳盡此一役而潰,汴梁可不攻自下。若是強攻大梁,急切難拔,反易腹背受敵。”此人果是當世奇才,不僅武功卓絕,更精通文事,雖然僻居西藏,卻於漢人的經史百家之學無所不窺。
鐵木真大悅道:“國師高明!”說著便取出一輻圖來,攤在案上,三人看後,無不大為驚異。原來那是一幅大梁附近的地圖,圖上畫著敵我兩軍的行軍路線,如何拊敵之背,攻敵腹心,如何誘敵自潼關勞師遠來,如何乘敵之疲,聚殲城下,竟與金輪法王所說的全無二致。
窩闊臺等人瞧瞧鐵木真,又瞧瞧金輪法王,都是又驚又佩。
鐵木真似乎仍不想放過金輪法王,笑眯眯地問道:“敢問國師,等我軍攻下汴梁之後,下一步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