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月光下,蕭寶兒氣沖沖的走出了教主府,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翻遍這世間所有的詩經,找到柳風抄襲的證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蕭寶兒一遍又一遍的念著詩,因為她已經把柳風的第一首詩給忘了一半,後四句她已經不記得了。

所以她生怕自己也將第二首給忘了,就不停地碎碎念,要牢牢記在心裡,這樣她翻閱詩經的時候,才有便於她找到柳風抄襲的證據。

前方陰暗的小道上,一道身影迎面走出,月光下,來人手裡提著魚簍,肩上擔著一根細長的魚竿。

此人正是從寒水潭歸來的白面書生李玉君。

他本想與往常一樣垂釣至深夜,今日卻不知為何,卻偏偏老是忍不住去想柳風的事情。

柳風已然和教主成親,就算柳風自暴自棄,依著教主的性子,也不會任由柳風自甘墮落才對。

可是,柳風卻說不會重修武道了。

教主還真就同意了。

他想不清這其中的緣由,心不靜,魚也不上鉤,他索性便打道回府了。

望著蕭寶兒徑直走來,李玉君趕忙放下魚簍魚竿,拱手作揖。

然而,蕭寶兒卻沒看見他似的,竟是從他身前徑直走過,皺著可愛的眉頭,極為認真的樣子,嘴裡不停地念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床前明月……”

李玉君其實剛才就遠遠地聽見了,他也沒太注意,此刻近距離的聽著,身子猛地一怔。

這是……詩?

他驀地抬頭,望著蕭寶兒的背影,蕭寶兒還在唸念有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喜愛詩詞的李玉君倒是來了興致,趕忙聚精會神,認真聆聽,嘴裡也鬼使神差的跟著念起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玉君眼中一亮,嘴裡再細細的品讀了一番,當即臉色大變,他怔怔地望著蕭寶兒的背影,驚詫不已。

蕭寶兒還在專心致志的背詩,忽而聽到一聲大喊:“聖女,請留步!”

聲音有些大,語氣中帶著激動。

蕭寶兒腳步一頓,疑惑的扭頭,看見了快步走來的李玉君,不由懵了下:“咦?李護法,你怎麼在這?”

李玉君目光灼灼的,一臉如飢似渴的樣子。

“聖女,敢問你所念之詩,是何人所做?”

他自幼便熟讀四書五經,熱衷詩詞,對於古往今來、大大小小但凡有點名氣的詩,幾乎都有所知曉,然而蕭寶兒嘴裡唸叨的這首無名詩,他卻是聞所未聞,所以他大膽猜想,此詩定是當世之人所作。

“哦,這詩是柳風作的,但我猜肯定是他在哪本詩經裡抄來的。”蕭寶兒義憤填膺的說道。

“柳風?”

李玉君大吃一驚,“這詩是他作的?”

“不是,是他抄的。”蕭寶兒搖頭,出言糾正。

看著一臉吃驚的李玉君,蕭寶兒烏黑的眸子轉了轉,突然想起來這李玉君不正是一個讀書人嘛?

當下便問:“對了,李護法,你對詩詞研究那麼深,你肯定知道這首詩是他抄自哪本詩經對吧?”

李玉君好似沒有聽見她說話似的,整個人愣愣出神,也不知在想什麼。

直到蕭寶兒拔高音調,高聲喊了一下,他這才回過神,

“李護法,你熟讀詩經,可知這詩是出自哪本詩經?”蕭寶兒美眸眨動著。

等著吧,柳風,我就要找到你抄襲的證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