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1923(第1/2頁)
章節報錯
(求訂閱!求票票!)
平兇而論,葛滿妮這波屬實開了bug,剛入職第一天,前戲還沒做呢,直接特麼gc了,這誰受得了?
當然,高興是肯定高興的, 尤其對於注重結果而不在乎過程的人來說。
她提出的付款方式讓老李喜笑顏開,以他老李的攢錢速度,兩年時間怎麼都能湊夠全款。
沒人知道他一個給人開車又當力工的人是怎麼攢的錢。
開車得分開的什麼車,載的是人還是貨,如果是貨,又是什麼貨。
如果送的是酒, 那就可以理解了。
於是,老李二話不說,當場籤合同交定金,把同事都羨慕壞了,人走運的時候狗屎都擋不住。
其實華埠類似老李這樣情況的人不在少數,總覺得華人窮、華人好欺負,熟不知華人最喜歡悶聲發大財。
以前不知道華埠有這麼多有錢人,這下全炸出來了。
只是最後都便宜了黎耀陽,平均8萬的房價算,1000戶就是0萬刀的收入,而新華小鎮單單是一期就規劃了5000戶。
多嗎?一點都不多!
一家三口人,5000戶也才15000人,哪怕這些人通通獲得投票權,也還不到大西洋城票倉規模的三分之一。
但別急,那可是0多畝地,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更多的人,實在不行還可以往旁邊擴建,反正跟鳥搶地盤,應該不會有人說三道四。
短短几個月,光是定金和首付款就收了400多萬刀, 這錢來得比搶銀行快多了。
這期間, 基爾埃蘭德也開始了議員競選的宣傳攻勢,大西洋城是他的固有票倉,他的宣傳標語滿大街都是,那張臉都快把人看吐了。
他跟黎耀陽涇渭分明,誰也別耽誤誰的事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西洋城陷入詭異的平衡中。
但別以為事情就此平息,無論黎耀陽還是基爾埃蘭德,他們心裡都清楚,等一切塵埃落地,就是硝煙再起之時。
值得一提的是,禁酒令的執行又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縱觀全醜,除了大西洋城這塊法外之地,其它地區的酒類銷售都迎來了一段低谷期。
紐約的地下酒館陸續被查封,目前還在支撐的酒館不足院線的三分之一,其中就包括東興酒館,除了堅尼街的那一家, 其它的盡數關閉。
整改後開業的地府酒館也轉型茶館,只是偷著賣酒,不敢接納酒客。
裡卡多穆迪正式接任紐約嘿手黨全部事務,卻也遭遇了最困難的時期,經常打電話給黎耀陽訴苦。
對此,黎耀陽的態度是:
“熬吧,熬過去就好。”
反正絕口不提來大西洋城的事,對方什麼想法他門兒清,想來大西洋城?別說窗戶,門也沒有。
讓裡卡多進來就相當於引狼入室,給隔壁老王開門,這種事打死他也不幹。
他已經將大西洋城視作自己的地盤,自然不允許他人染指,裡卡多也不行,這傢伙遠沒有想象中那麼靠譜。
友誼?呵呵!
就在全國禁酒令推行高峰的時候,大西洋城卻迎來了發展良機。
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大西洋城,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