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票票!)

黎耀陽給莎拉的新劇本,是曾經被譽為百老匯最複雜劇情的歌劇——《芝加哥》。

靈感來源於阿爾卡特跟他講的一段趣事,讓他一下聯想到了芝加哥的劇情。

說實話,然後他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創作劇本,準備用大腿、絲襪、透視裝,在20世紀20年代的百老匯,上演一部懸疑推理大劇。

其實《芝加哥》在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的包裹下, 雲淡風輕地講述了一個極為荒謬的故事。

兩個混跡演藝圈底層涉嫌情殺的爵士女歌手,在律師巧舌如簧顛倒黑白的辯護之下,在媒體不辨是非聞風而動的混沌之中,演了一出拙劣的指鹿為馬,竟賺足眼球,無罪釋放,最終曲線救國名利雙收。

這部劇的核心就兩個元素:黑和xing感。

黑是這個特殊時代才有的元素,而xing感自不必說, 如果沒有白花花的大腿, 誰特麼跑劇院看推理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芝加哥》這部劇是芝加哥這座城市的眾生縮影,甚至可以說是戰後整個醜國社會的縮影。

劇情沒有柯南那麼複雜,但在舞臺劇領域中,確實算是矬子裡拔高個:

兩個經歷相似的女犯人洛克茜·哈特和維爾瑪·凱利殺人入獄之後,在巧舌如簧的律師比利·弗林的幫助下,最終逃脫死刑走出監獄,並且成為當紅女明星的故事。

洛克茜渴望出名,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包括出賣自己的肉體。

只要有人可以讓她登上舞臺,她可以接受一切的“qgz”。

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慾望與野心,可是命運弄人,越想要得到什麼,就越得不到什麼。

洛克茜慘遭欺騙,憤怒之下,她殺死了自己的情人,被捕入獄。

維爾瑪是一個夜總會舞女, 她熱辣xing感, 卻沒什麼名氣。

她在發現自己丈夫和妹妹偷情之後,個性高傲的她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憤怒之下直接將二人槍殺。

更巧合的是,兩名殺人犯這個時候遇到了道貌岸然卻又深諳人性的律師比利。

比利雖然是一個律師,但更像是一個商人,他從兩個女殺人犯身上發現了驚人的商業價值。

於是,他在法庭上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激烈的辯論。

最終,精明的商人律師比利大獲全勝,在光與影的包裝,在媒體黑白顛倒的巨大魔力之下,昔日的階下囚搖身一變成為舞臺上光鮮亮麗的女明星。

光影,金錢,慾望,法律,娛樂, 這些不相干的詞彙荒唐而又合理的鉤織在一起。

在浮華的時代背景之下,掩藏著屬於一個特有的黑色幽默。

當然, 原版的《芝加哥》, 靈感來源於真實事件。

真實的案件發生在兩年後的春天,三個女人本無交集的命運糾纏在了芝加哥這座“謀殺之都”。

一位來自肯塔基州的20來歲女孩,也就是洛克茜·哈特的原型。

她有著複雜的情感經歷,剛剛結束了人生的第一段婚姻,和一個汽車維修工來到芝加哥定居並結婚,成為當地一家洗衣店的收銀員。

而她在洗衣店結識了自己的情夫,並且開啟了一段婚外情。

而另一位年近40的婦女,便是維爾瑪·凱利的原型,作為一名歌舞演員,她的現任丈夫是一個頗為富有的實業家。

但是因為她與前夫的婚姻存在說不清的麻煩,這位實業家曾一度宣佈他們的婚姻無效,隨後兩人不知為何又再度復婚,當然,她也有一個地下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