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票票!求票票!)

科林唐納死了,訊息猶如一道旋風席捲大西洋城,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也知道了。

原本已經救活的人為什麼會死?而且死的時候反應如此劇烈,肯定不是正常死亡。

但若說是謀殺,嫌疑人又是誰?

肯尼嗎?他根本沒理由殺害科林唐納,而且整個過程他都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

理智的想,兇手不可能是肯尼,可先除了他也就護士了,難不成兇手是個女的?

別開玩笑了,想要確定死因,就必須對屍體進行解剖。

然而,這個時候誰會在乎科林唐納怎麼死的啊?

忠心的,不忠心的,都在忙著爭奪利益呢。

可憐的肯尼,他和屍體被關在一起,有人要他給個交代,可他真的不知道怎麼回事。

從當時死亡的情況來看,人應該是中毒死的,可怎麼中的毒?中的什麼毒?他也不敢確定。

但毫無疑問,如果非將科林唐納的死亡算到他腦袋上,也不算錯!

這枚可憐的棋子,似乎只有被拋棄的命運。

事到如今,他只能自求多福。

因為幕後黑手也顧不上他,當他們接到死亡訊息的那一刻,所有人蜂擁出動。

華人、白人、黑人,紐約人、芝加哥人還有當地治安官,就跟過年趕大集似的,紛紛走上街頭。

這一天對大西洋城來說,絕對是值得銘記的一天,哪怕放到一百年後,也不會忘記這一天是如何的血腥。

華人和芝加哥的義大利人聯手,將大西洋城的愛爾蘭人打的屁滾尿流。

他們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去其它城市找同胞,要麼跳海,橫穿大西洋回到故鄉。

就是沒有留下來這條路!

黎耀陽手裡綁著開山刀,首當其衝的廝殺在戰鬥最為慘烈的地方。

刀槍聲四起,不知道的還以為打仗了呢。

雖然沒有戰爭那般慘烈,但血腥程度絕不亞於真正的戰鬥。

雙方都打出了真火,誰也不肯退讓。

相對來說,愛爾蘭人失去了主心骨,有些力不從心。

而另外一方不但主心骨都在,還都是敢打敢殺的硬漢。

阿爾卡特就像回家了一樣,一手雙槍使得賊溜。

洛尼迪克的刀也在頻繁出鞘,伴隨著每一道寒光劃過,都會濺起一道血花。

別看都是點對點的區域性廝殺,可架不住全城都是,各家門前風聲鶴唳,百姓不敢開門,更不敢上街遊逛。

治安官的哨聲和槍聲不絕於耳,他們算是半個正規軍,手拿長槍,無往不利。

終於,這場戰鬥在傍晚時分,以愛爾蘭人退出大西洋城宣告結束。

當然,他們只是暫時退出,誰都清楚,他們還會捲土重來,因為大西洋城中上層人士裡,有三成都是愛爾蘭人,超過6成都是愛爾蘭人的朋友。

戰鬥結束,治安官辦公室的警探集體出動抓人,只要身上沾了血的先帶走再說,證據?現在抓人還用證據?

當然,他們也不敢見誰抓誰,也是分人的,凡是沒有依靠,出來鬧事的,或者老大死了,沒有靠山的,他們才是警探們主要抓捕的物件。

今天的事情太惡劣了,要不了多久,全醜,乃至大西洋對岸的歐羅巴,都會關注這樣一場發生在戰後和平地區的流血衝突。

太平洋酒樓,一如既往的燈火通明,只是少了以往的喧囂,多了幾分冷清。

科林唐納的辦公室,黎耀陽和阿爾卡特隔著巨大書案,相對而坐。

阿爾卡特坐在主位上,巨大的轉移襯托他的嬌小身材,看上去有那麼幾分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