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黑暗時光(第1/3頁)
章節報錯
(求訂閱!求票票!)
持有合法證明的關鍵在於持有者必須能夠證明自己是透過合法途徑進入醜國的,而有關部門深知很多華人做不到這一點,他們沒有合法身份,一旦被發現便將被逐出醜國。
儘管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些人就是那些在街頭揮舞槍支的幫派分子,而且驅逐他們也未必會為唐人街帶來和平,但他們似乎並不在意這些。
突擊搜捕持續了幾天,在治安官的配合下,唐人街佈下法網,聯邦警探入內搜查,目之所見的每一名華人均遭圍捕。被捕之人大多為合法居民,有的還有醜國國籍。
警探未獲授權便搜查華人的飯店、賭場、洗衣房、劇院、公寓、商店,甚至直接將人從被窩中拖出。
於是,消弭動亂的行動變為了對個人權利的踐踏,警察也愈發地罔顧法紀、草率行事。
數以百計的華人被塞進警車,送至聯邦大樓。
他們被趕進一個大房間,在翻譯的引導下依次接受移民官員的盤問。
有居留證明的人被釋放,沒有的人被收押並被送至“墳墓”監獄或埃利斯島。
一些平生從未碰過武器的人被判不得保釋,只能在悲泣中等待被遣返。
再沒有哪一個移民群體遭受過如此苛待。
儘管愛爾蘭裔與義大利裔也曾捲入血腥的幫派之爭,但他們並未因此被圍捕並被大批遣返。
然而這一次,聯邦認定驅逐華人是為唐人街帶來安寧的唯一方法,為此不惜施用任何他們認為必要的手段。
黎耀陽這幾天過的並不舒服,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以前對他頗為支援的街坊鄰居如今看到他都唯恐避之不及。
還有一部分同胞更是用厭惡的表情看著他,似乎將這一切都怪罪到他的腦袋上。
真的錯了嗎?他不禁想著。
為了自己的兄弟和女人,連累很多無辜老百姓遭殃,於情於理都不對,可如果不為兄弟和女人報仇,這隊伍還怎麼帶?
安良商會的兄弟均來自華夏南方,大多在醜國西海岸登陸,而後向東尋覓機會,以期有一天能夠衣錦還鄉。
他們中大多數是勞工,但也有一部分人依靠經商積累起可觀的財富,紮根醜國。
商會就像是他們的秘密兄弟會。
雖然在表面上,他們從事著名目不一的社會事務,但實際上,他們大多時間在幹著犯罪的營生。
他們的武器由最初的刀具演變為後來的手槍、炸彈。
他們在紐約的主要戰場是位於曼哈頓下城的一處面積一英畝有餘的三角形地帶,毗鄰破敗的五點區。
該三角形地帶以勿街、披露街、且林士果廣場和包裡街為界,包括了整條蜿蜒的多也街。
自那時起,這裡一直是紐約華埠的中心。
而現在,則變成了東興和安良商會對射的主戰場。
每到夜裡,槍聲不絕於耳,彈藥噴發的火光在夜幕下格外刺眼。
太亂了,實在太亂了,前幾年華埠夜不閉戶的情況消失不見,每夜都是讓人難以入眠的槍聲,不少華人計劃搬家,可他們又能去哪?
二十世紀初紐約的城市圖景幾乎是拼接了整個人類主要群體的馬賽克,初來乍到的華人加入了愛爾蘭裔、英格蘭裔、猶太裔、義大利裔、德裔和黑人的隊伍中,在紐約最臭名昭著的街區掙扎謀生。
統治階層住在默裡希爾和格拉梅西公園的豪宅裡,大量工人則擠在四坊的廉租公寓、曼哈頓下城的東江碼頭和六坊的五分割槽,這裡因酒館、賭場、女支院和幫派鬥爭而聲名狼藉。
1886年遠渡重洋的自由女神像被樹立在哈德遜河口,紐約代表著美國向世界各地的“疲憊的人們”張開了懷抱。
然而,紐約的唐人街卻還沒有共享到自由火炬下的榮光,華人顯得過於“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