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預言,權遊中有許多預言,有的實現了,有的沒實現。

首先,關於《冰與火之歌》這個名字,來自龍媽在“不朽之殿”中看到的雷加·坦格利安,她看到雷加的妻子、多恩公主伊莉亞·馬泰爾剛剛生產,雷加對著自己的孩子伊耿·坦格利安說:

“他就是預言中的王子,他的歌就是冰與火之歌。”

預言中的王子,指的則是維斯特洛大陸上一位生活在數千年前的勇者:

亞梭爾·亞亥,他使用以自己妻子妮莎·妮莎為代價鑄成的武器“光明使者”,在大約八千年前帶領人類打敗了異鬼,同時他也是守夜人的創始人兼第一任司令官。

而當長夏結束,黑夜再次降臨之時,他會再次復活。

根據梅姨的轉述,預言是這樣的:

長夏之後,星辰泣血,冰冷的黑暗將籠罩世界,在這個恐怖的時刻,將有一位戰士自烈火中拔出燃燒之劍,那把劍是“光明使者”,英雄之紅劍,持有該劍者便是亞梭爾·亞亥轉世,而他將驅離黑暗。

而在亞夏古書中,這個預言稍有不同:

亞夏古書預言,長夏之後,星辰泣血,亞梭爾·亞亥將在煙與鹽之地重生,並喚醒石頭中的魔龍。

所以,“冰與火之歌”指的便是亞梭爾·亞亥將會譜寫在維斯特洛大陸上的傳奇故事。

兩則預言基本相似,都講述了一個,長夏過去,寒冬到來之後,一位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

而隨著《權力的遊戲》進入第七季,故事越發明朗起來,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夠看出,這個亞梭爾·亞亥,不是丹妮莉絲就是囧·啥都不懂·斯諾。

那麼,究竟是誰呢?

就是瓊恩雪諾。

現在已經知道,瓊恩出生在瓊恩出生在多恩和星墜城附近的極樂塔,星墜城,顧名思義是“星辰泣血”。

極樂塔靠海,也算是符合“鹽之地”了,畢竟鹽自海來,至於煙,則是因為多恩天氣乾燥,大地生煙。

他在被叛變守夜人殺死時,傷口冒煙,而刺殺他的波文·馬爾錫含淚將他捅死,也算是鹽,在廚房中復活,廚房嘛,自然也是符合“煙與鹽”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預言中的王子,唯一的任務便是在寒冬來臨之際,帶領人類對抗異鬼。

具有相當大象徵意義的整整第500任守夜人司令官:瓊恩·雪諾,自然應當是預言中的王子。

而且,在原著中也多次提到過瓊恩的夢境,在他的夢中,他在尋找一個臨冬城中的物品,或者說,有什麼東西在臨冬城的地下墓穴中呼喚著他。

考慮到亞梭爾·亞亥和斯塔克家族創始人“築城者”布蘭登·斯塔克的關係,以及斯塔克家族世代協助守夜人保護長城的誓言,亞梭爾·亞亥將自己的“光明使者”藏在臨冬城的家族墓穴,似乎也說得過去。

一個側面證據是:

原作中多次提到過,臨冬城的很多地方(尤其是魚骨木附近)反常的溫暖(例如魚骨木附近的泉水永不凍結),很有可能就是受到了能夠發光發熱的“光明使者”的影響。

但是仔細想想,瓊恩的“王子”地位也不是那麼穩固。

他最有力的競爭對手:風暴降生、不焚者、龍之母、豌豆射手、丹妮莉絲其實比他更符合條件。

首先,龍媽也出生在“煙與鹽之地”,龍石島既有火山又靠海水,完美符合條件。

而她在陪葬的火焰中脫胎換骨,從一個“太過膽小和羞怯,又整日提心吊膽擔驚受怕”的女孩蛻變為一個也強大的領袖時,也可以算作在“煙與鹽之地”重生——煙來自火葬,鹽來自她的淚水。

而在龍孵化當夜,有一顆紅色隕石劃過天空,相當符合“星辰泣血”。

其次,雖然是“預言中的王子”,但是根據伊蒙學士的說法,在高等瓦雷利亞語中,“王子”一詞其實是性別中性的,既可能是“王子”,也可以是“公主”。

其實,不但王子不分陰陽,坦格利安家族也認為,“真龍”是雌雄不分,可男可女的。

更不用說,“喚醒石頭中的魔龍”,這一條只有她符合條件。

所以預言中的王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