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票票!)

炒作是一門學問,恰好黎耀陽前世研究過,論起如何炒作,好萊塢絕對是發源地。

而這裡面有個人不得不提,就是卡爾萊姆勒。

前面也介紹過,1915年之前,洛杉磯只是一片沙漠,但卡爾·萊姆勒和一小群志同道合的獨立電影發行商認識到,洛杉磯廣闊、廉價的空間和無與倫比的光線使其成為建造電影製片廠的理想之地。

它離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門羅公園實驗室也有數千英里遠。

到20世紀初,托馬斯·愛迪生擁有1000多項專利,他在保護這些專利方面與在識別和利用天才方面一樣嫻熟。

他擁有許多對電影創作和展示至關重要的專利,比如早期的電影攝影機(稱為動畫片)和早期電影放映機。

但並非全部,他並沒有買下剩餘的專利來完成他的自大賓果卡,他與其他專利持有者組成了一個名為電影專利公司的團體。

如果你想製作或放映一部電影,你必須要透過他們。

卡爾·萊姆是一個真正的醜國夢成功的故事。

1884年,他從德國移民到醜國,並在芝加哥工作了20年。

然後一個雨夜,他回憶道,“我掉進了一家牆上有洞的五分錢電影院。”

這部電影讓他發笑,但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注意到這部電影也讓劇場裡的其他人發笑。

“我馬上就知道我想進入電影行業。”

1906年,萊姆勒拼湊了他家人的積蓄,全部3000美元,全部投入到他所謂的“芝加哥最酷的劇院”中,這意味著1906年這裡發展良好。

這家合資企業非常成功,萊姆勒買下了另一家劇院,然後又買下了第三家,然後決定自己製作電影。

就在那時,他與托馬斯愛迪生擦肩而過。

為了拍電影,萊姆勒必須找到演員,但當時大多數知名演員都簽在愛迪生的門羅公園。

他透過阻止演員成名來控制自己的演員,例如,完全浪費了弗洛倫斯·勞倫斯的名字,將她稱為“傳記女孩”——並堅持認為他的電影嚴格具有教育性和歷史性。

為了保持對觀眾的吸引力,他將這些電影保持在20分鐘以內。

萊姆爾根本不在乎這些,在偷走愛迪生的女主角後,萊姆爾從海外購買了電影庫存和裝置,堅決無視愛迪生提出的289起侵權訴訟,並準備發財。

為了讓愛迪生的律師們遠離愛迪生,萊姆勒和他的朋友們被稱為“獨立者”,前往西部,那裡沒有人能找到他們。

即使他們這樣做了,當時的越野旅行也非常昂貴,愛迪生的名字在西海岸也沒有那麼重要。

1914年,萊姆勒以165000美元在聖費爾南多山谷購買了230英畝的土地,並開始建造環球影城。

第二年對萊姆勒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室,並最終掌握了法律。

他和威廉·福克斯(後來創立了20世紀福克斯公司)對愛迪生提起了反壟斷訴訟,為電影的未來贏得了這場官司。

愛迪生確信觀眾會繼續湧向他的電影,但他們卻成群結隊地支援獨立黨製作的更長、更具娛樂性的電影。

事態的發展使愛迪生大失所望,他甚至接受了萊姆勒最新的藝術工作室的邀請,在那裡,這位發明家做了每個人在紅地毯上都做的事情:微笑、邁步、重複。

正是有了卡爾萊姆勒等人,才有了炒作的意義,而明星們也才找到了歸宿感。

現在的好萊塢屬於明星制,也是好萊塢最重要的產物之一,主要指好萊塢逐漸形成的一種以強調演員(明星)為生產核心進行電影製作的一種制度。

電影這一藝術形式誕生於1885年,但直到20世紀第二個10年的到來,電影史才誕生了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明星”,這是一位女演員,她出演了默片《馴悍記》。

電影公映後,影迷對於此人產生極大興趣,紛紛向製片公司要求知道她的名字,最終制片公司為她取了一個藝名:弗羅倫薩.勞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