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榮的戰艦(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期以來,波羅的海一直被認為在德國與俄國或是其他海軍強國開戰之時,會成為德國的阿基琉斯之踵。
進入20世紀,英國當然也同樣預見到了這一點。
1781年,一支北極熊軍隊佔領了位於科爾堡的港口,從這裡,他們可以佔領波美拉尼亞的大部分地區,在那裡過冬併為春季攻勢做準備。
但在沙皇死後,俄國與普魯士簽訂了停戰協議,因此這一攻勢從未發起。
從軍事上而言,德國波羅的海海岸可以說是一戰期間最為脆弱的一點。
即便在德國內部,關於類似波羅的海襲擊計劃的擔憂也被認為是德國與三國協約——英,法和俄國——的戰爭中最大的威脅之一。
因為此時德國陸軍大部都分佈在西線和東線分別對抗法軍和俄軍,導致能夠用於波羅的海海岸防衛的軍隊數量極少。由於陸軍力量已經被東線和西線戰事完全拖住走不開,波羅的海沿岸的主要防務將完全仰仗於德國海軍,而後者一樣要在北海和歐洲西北海岸面對英國大艦隊。
然而,很快證明要實現波羅的海襲擊計劃將需要投入幾乎整個皇家海軍主力艦隊。
顯而易見,這將讓英國與德國同樣沿海幾乎不設防,從而可能招致德國艦隊的反擊。
而這樣的反擊將幾乎不受阻攔,導致英國艦隊被迫從波羅的海撤退,最終整個計劃徹底崩潰。
為了避免這一反擊的可能性,費舍爾在1914年秋開始推動在北海大規模佈雷以阻攔德國艦隊,並計劃建造八艘專用的快速佈雷艦。但這一佈雷計劃從未實施。
在波羅的海計劃的最初設想中,費舍爾設想一支小規模的英國遠征軍(大約4至5個師)會在一支大規模艦隊的支援下在安特衛普登陸(這一計劃制定於1908年),而非像最終設想那樣被整合併成為法國防線的一部分。
佔領安特衛普將是接下來沿著海岸線推進的第一步。
如果按照預期,這將最終確保海岸線的安全,讓艦隊能夠進入波羅的海,從而支援俄羅斯的登陸。
這一切都建立在皇家海軍能夠強行突破德國海軍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強大防線的前提下。
至於這一切是否會如人們所願那樣造成德國在1915/16年投降,則是一個長期爭論的問題。
無論如何,對於任何戰術分析師,無論是專業還是業餘的而言,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這將是協約國能夠在1916年前結束戰爭的唯一現實機會。
當然,這一戰略的風險極高,但如果要擊敗與自己相當甚至更強的敵人,風險總歸是不可避免的。
當費舍爾在1914年10月30日回到海軍部重新擔任第一海軍大臣時,戰爭剛剛爆發不到三個月。
他開始遊說丘吉爾和當時還是財政大臣的勞合·喬治的支援,以讓他能夠著手推進雄心勃勃的波羅的海襲擊造艦計劃,當時被稱為“北部水域攻勢”。
在他留下的文字中,費舍爾認為,英國不應為歐洲大陸的戰爭而花費巨資來籌備和裝備一支龐大的陸軍,而應將這些資源用在建造一支更具決定性戰鬥能力的強大主力艦隊。
這支艦隊將能夠強襲突破波羅的海,並將德國海軍從波羅的海掃蕩出去,從而為北極熊大軍登陸波美拉尼亞海岸掃清道路。
他認為這是能夠在1915年擊敗德國的唯一可能途徑。
一支龐大的陸軍只能在多年的相互廝殺消耗流血之後才能取得勝利,裝備這樣一支龐大陸軍也將耗盡裝備和其他英國可以提供的資源。
而如果波羅的海計劃實施,由於俄羅斯自身的工業能力嚴重落後於英法兩國、乃至也遠遠落後於同盟國而無法供應這一大規模行動所需的裝備,英國將不得不向俄國提供這些資源。
在這一情況下,英國將被迫派出更多的陸軍師,因為新兵都被徵入基奇納勳爵的志願軍中,並被派往西線,許多當權者認為這是唯一一個雙方都能做出決定性作用的戰場。
已經在一戰前就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計劃了許多年的波羅的海計劃,最終雖然沒有被徹底取消,但還是被擱置了。
1915年2月和3月達達尼爾戰役的失敗,再加上主力艦易受到水雷和潛艇攻擊這一弱點的暴露,導致該計劃在官方圈子中基本上被完全拋棄,自1915年春之後便再也無人考慮。
儘管波羅的海計劃被擱置,但為這一計劃設計的一些艦船已經完工並接受了一定程度改裝,其中就包括勇敢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