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香道了聲晚安,黎耀陽反身去了趟廣濟堂,有日子沒見幾位老爺子,過去探望一下也是應該的。

東西走向的堅尼街,廣濟堂獨佔一號,古色古香的仿唐建築,配合濃郁藥箱和懸壺濟世幡,有種穿越回古代的既視感。

沒等走近就聽見學徒在外高聲叫號,並引導病人進去看病。

四位老爺子加上他們各自的徒子徒孫,在廣濟堂開了十二個科室,將各種傷病分門別類開來,有利於病人直觀選擇。

當然,徒弟們看不清楚的病症自會找四位老爺子把關,不用擔心出現誤診的情況。

診室在樓上,一樓整體設計為大藥房,配藥、熬藥都在這邊進行。

一樓也是學徒們所呆時間最長的地方,從打雜到熬藥再到配藥,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黎耀陽來到門前,負責導診的徒弟正專心致志給一位病人把脈,望聞問切一番,將基礎情況寫在掛號單上交給病人家屬,到樓上排隊就是。

因為對方太過專心,黎耀陽沒有打擾,悄然走入一樓大堂,藥箱和熱浪撲面而來。

位於一樓正中,迎面便是連線天花板和地面的巨大藥櫃,足有三米多高,前後雙面,上千種藥材匯於其中,大醫館之風盡顯。

配藥的徒弟踩著梯子爬上爬下,手腳敏捷,速度飛快,看著跟猿猴有一拼。

而且四五個徒弟同時取藥,竟然不顯凌亂。

圍繞藥櫃做了一圈櫃檯,檯面上鋪滿了牛皮黃紙,按照不同的藥方配藥即可。

配好了藥,病人可以選擇自行回家煎熬,也可以交一些小錢,由後堂熬藥,等熬好了來取現成的即可。

免費是不可能免費的,廣濟堂也沒多要,還是成本價,不能為了懸壺濟世而讓學徒們餓死。

雖然臨近夜晚,可廣濟堂內依舊人滿為患。

入口處是外傷包紮處,華埠有不少人做的都是出力活,跌打損傷在所難免。

因此,在位於門口最近的地方設定外傷急救處就很有必要了。

如果不是嚴重的問題,在這裡敷上藥,或者用紅花油推拿按摩一番即可。

人太多太忙,一時間沒人招呼黎耀陽,他便自行上了二樓。

相對來說,二樓清靜不少,病人們憂心忡忡,也沒心情相互交流,而負責診治的大夫需要聚精會神,自然不會吵鬧。

樓上樓下彷彿兩個世界,相同的是氛圍,在廣濟堂的每一寸角落都能看到人性最和善一面。

四位老爺子的診室在裡面,兩兩相對,門外擺著長椅,病人在此稍作,有女學徒負責導引。

這也是黎耀陽給的建議,女學徒佔有性別優勢,在面對老弱婦孺的時候,能夠更好的緩解病患壓力。

建議一出便得到四位老爺子高度讚揚,誇他與時俱進,有創新。

若不是黎耀陽還有自己一攤生意,他們都想聘他當掌櫃了。

如今的掌櫃是龍久爺大徒弟張福海,一個忠厚老實的漢子,用耀老爺子的話說,大海勝在勤奮,但資質一般,想要傳承龍九爺衣缽,恐怕沒這個福分。

這麼說吧,龍九爺教他的東西,透過努力和勤奮都能掌握,但沒有自己的東西,不會創新,不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

當一名普通醫生還行,想成為名醫難度忒大。

不過當個掌櫃的綽綽有餘,他為人真誠,性子耿直,說一不二,深得四位老爺子的信任,將廣濟堂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條,這就足夠了,還要啥腳踏車啊。

正想到這人呢,就見他從耀老爺子的診室出來,迎面撞上黎耀陽。

“耀陽?你來啦?”張福海憨笑道,一聲青色長衫到很有古人風範,就差留個辮子了。

“海哥,最近挺好的?”

“好~好著呢,你也看到了,天天人滿為患,再多的人手都忙不過來~”

“那就好,看到生意蒸蒸日上我也放心~”

“嘿~主要是能多救治病人,四個老爺子就高興~”

“嗯~這話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