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開演(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書起航,求各種支援,尤其是票票!)
愛爾蘭風笛清脆悠揚,又帶著一絲慵懶的獨特聲音響起,黎耀陽夢迴98年。
那一年,巨輪在世界影壇留下重重一筆。
而現在,伴隨著熟悉的前奏,巨輪將提前起航,在百老匯畫下屬於自己的墨跡。
僅僅是一個開頭伴奏,全場觀眾,尤其是深受小說觸動的婦人們便感覺眼眶發酸,有種潸然淚下的感覺。
太美了,這前奏太美了。
舒緩而柔美的曲調,既沒有巨輪將要撞擊冰山前的緊張感,也沒有在大海上劈波斬浪的磅礴感。
可恰恰是這樣宛如低聲淺吟的旋律,卻將至死不渝的浪漫氣氛渲染到了極致。
前奏一過,本以為該有人唱歌了,聲音卻戛然而止,大幕徹底拉開。
40多名演員飾演的船上大大小小100多個角色悉數登場。歡快昂揚地登上即將起航的泰坦尼克號,讚頌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移動物體”。
舞臺上用簡單的兩層鋼鐵平臺搭建出船頭的意象,“船員”和“乘客”在觀眾席區域進出,整座劇場彷彿都變成了泰坦尼克號的一部分。
開場曲洋溢的樂觀精神,瞬間衝散了愛爾蘭風笛營造的哀傷氛圍。
&ny l on》是黎耀陽親自貢獻的,剩下的樂曲都是專業人士打造。
半個月的時間,他們創造了一個奇蹟。
當然,他們沒少參考英倫三島的民俗音樂,由此才有這部舞臺劇的音樂構成。
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泰坦尼克號的出現無疑是歷史大勢的一個部分,讓親歷者心醉神迷。
他們對人類力量、進步和未來的信心,這也是整部劇第一幕要傳達的情緒。
與之相對應的自大與狂妄,又造成了第二幕中的生死悲劇。
跟原版電影略有不同,黎耀陽在編寫劇本的時候,還參考了真實歷史中存在的故事——
從鍋爐房的工人到頭等艙的大亨;
從二等艙的情侶到傾家蕩產換得一張三等艙船票;
渴望在新世界一展拳腳的愛爾蘭移民;
從稚氣天真的跑腿小子到認真負責的船隻設計師;
他聚焦船上每一個大小人物的生命感受,又將它們統合為一個完整而不顯雜亂的故事。
當然,主線還是傑克和肉絲的唯美愛情,那堪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讓每一個感性的女人心馳神往。
在這個年代的人心中,完美愛情就應該是這樣的——什麼都沒幹呢,就會為對方而死。
當‘傑克’出場時,全場女觀眾屏住呼吸。
果然是嫩的出水的小鮮肉,跟書中對於傑克的描寫別無二致。
略顯潦草的金髮瀟灑不羈,藝術氣息十足。
而當肉絲款款上臺時,全場男觀眾目不轉睛,那略低的抹胸禮裙,就是他們視線的終點。
說實話,百老匯舞臺太小了,想要完整展現泰坦尼克號的風貌,根本不現實。
所以黎耀陽只能挑取其中一部分縮影,來呈現整篇故事。
舞臺上,每一位演員都在賣力演出,彷彿就是泰坦尼克號上的鮮活人物。
他們不停的遊走在各層甲板間,發生了許許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一個個小故事串聯,小GC層出不窮,全場觀眾的注意力都被釘死在舞臺上,沒有一個人走神。
在幕後偷偷觀察的黎耀陽鬆了口氣,看來電影導演轉行舞臺劇導演,隔閡沒有想象中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