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魏大統年間獨孤信平定涼州叛亂、打通河西走廊以來,關中政權與西域之間的商貿交流便再次展開並迅速的發展起來。地處天水境內的四方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

李泰建立四方城的初衷,也只是想在絲路貿易中分一杯羹,並且藉此將隴右豪強與他之間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加強彼此間的聯絡。

在日後的歲月裡,四方城也充分發揮出了這樣的作用,這座商城變得越來越繁榮熱鬧,以至於成為隴右規模最大、也最重要的商貿中心。

至於李泰與隴右豪強們的關係自然也是非常的密切,當年他在隴右帶走數千隴右健兒,這些人一直都是他麾下最為核心精銳的武裝力量,到如今大部分都已經成長為中下層的兵長將官,成為了府兵體系中的中堅力量,少部分更是直接成為了坐鎮州郡的一地方伯。

四方城是公私兼管的模式,一般由天水太守擔任城主,郡府長史與民間推舉的兩名鄉義首領擔任副城主以負責商城的日常管理。這還是李泰當年所建立的管理模式,一直執行到了如今。

現任的天水太守名為閻正,乃是當年李泰來到隴右時從寺廟中解救出來的,之後便收為門生,如今已經是三十多歲的年紀,官職也屢經轉遷,從當年一個無依無靠的寺奴一躍成為作牧本鄉的天水太守。

閻正心知至尊到來必然要認真瞭解一番四方城的經營現狀,因此也是花費了一番力氣將相關的資料全都整理匯總一番,入奏時更是攜帶著滿滿幾大箱的書籍圖冊,有些不好意思的垂首道:“四方城買賣凡所錢貨出入皆需留簿書計,僕雖共佐員幾經整理,但籍簿數量仍然無減多少。這還只是大宗歸檔,具體細則仍需入庫檢閱。”

四方城涉及大量的錢貨買賣,每一樁交易以及錢貨出入庫房等事都要有所記錄,累積下來自然就形成了龐大的文山卷海,單單每年消耗的紙張便有數千斤之多。為此四方城中還專門準備了數座庫房用以儲存相關的文件,但也僅僅只能保留最近兩到三年的書文資料,剩下的只能在核定無誤之後集中進行銷燬。

儘管四方城每一季度都會向朝廷奏報經營概況,但具體的經營狀況終究還是要經過實地的考察才能直觀可見。李泰示意閻正等人且坐席中,他自己先拿起一份總述細閱起來。

四方城是一座綜合性的商貿大城,集倉儲、物流、買賣以及金融等等功能於一身,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商市或物流港。

這座城池的經營獲利渠道也非常多,租賃、運輸、資訊買賣和放貸等等,隨著隴右商貿日漸繁榮,四方城的利潤也在逐年增長,眼下才只進入今年第三個季度,四方城的各項利潤累加起來已經達到了一百八十餘萬緡之巨。

一緡錢即一千錢,以時下物價來說,一匹絹直三百五到四百錢之間,一石糧食也不過兩百餘錢,當然這是在關中的物價,在隴右物價要更高一些,而且很多物資根本就不支援如此大宗的兌換,強要兌換的話單單交易所產生的折耗就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比例。

但就算是將不同地區的物價差異考慮進來,這一筆收入也著實的可觀。須知在歷史上中晚唐一年的茶稅不過二三十萬緡錢而已,如今僅僅四方城一座商城大半年利潤便有一百八十餘萬緡,全年利潤更是可望三百餘萬緡,抵得上十年茶稅,可見利潤之高,說之是一個生蛋的金雞都不為過。

這三百萬緡的年利潤,其中大約六分之一都要用來上繳官府,作為過往商品的埭程商稅與交易稅費。剩餘的兩百五十多萬緡,則就按照官民三七比例進行分配,其中的三成上繳隴右諸州郡,剩下的七成則就由參與經營的民眾們共同分享。

不錯,四方城所產生的利潤當中,民間是要拿取利益的大頭。這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只要看一看持股比例那就明瞭,因為四方城的大股東乃是當今至尊,在扣除各種開支後的剩餘利潤當中,歸屬至尊的利潤便有五成。

按照如今四方城的盈利規模,那就是每年李泰可以由此收取九十餘萬緡的分紅存入自己的小金庫中,剩餘的那些則由其他的股東分享。

這樣一個利益分配模式,早在大統年間四方城剛剛建立的時候便確立起來,一直延續到了如今。儘管當中持股的比例有所改變,但大部分參與其中的人都是獲利頗豐,遠遠超過了之前所進行的投入,甚至不乏人因此而發家暴富。

李泰當年制定這樣一個分配模式,那是為了繞開來自地方官府的干擾。畢竟在四方城建立之後沒過多久,宇文導便代替獨孤信出鎮隴右,李泰的利益在隴右官方也不再受到庇護,甚至還會遭受針對與打壓,所以在那時候將四方城的利益分配繞過官府的監管也有利於保全他在隴右的利益與影響力。

早年間他還沒有入主關中時,在山南與霸府的矛盾也日漸凸顯出來,當時坐鎮隴右的宇文導主要便用來制衡他。

當時李泰進一步降低了自己在四方城的持股比例,將自己所佔有的一半加上其他隴右豪強份額湊足五成讓出給宇文導,使得自己在當中的存在感更加隱蔽,也保證了宇文導沒有干擾四方城的運作,使得這座商城一路順利的發展到如今。

當然宇文導對四方城的不作干涉也讓其後人獲益匪淺,儘管隨著其人去世加上宇文氏霸府被顛覆,其家持股比例一再降低,但至今每年都能從四方城獲得多達數萬緡的分紅,也是一筆非常豐厚的收入。

過往幾年,也曾有人就此向李泰提議不如將宇文導後人踢出四方城的股東序列,不過都被李泰拒絕了,沒有必要為此破壞一個穩定執行多年的規矩。而且宇文導後人也比較恭良低調,這一份先人遺澤也不妨稍微保留一下。

不過這一次李泰來到隴右,則是打算對四方城進行一番徹底的整改,從運作模式到利益分配都做出系統性的改變。

一則四方城的利益分配本來就有問題,李泰作為這一套規矩的制定者,心裡對此自然門兒清。之前是為了繞開官府的監視管控,如今則就不存在這樣的需求,反而需要官府進行更加強力的引導與管控。

與他而言,百十萬緡分紅也就那麼回事,不值得為此影響自己的決策判斷,反而將這些利益進行更加合理的引導運用,要遠比簡單的聚斂財貨重要得多。

二則如今四方城在隴右商貿環境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也使得這座城池具有了非凡的戰略價值,如果運用得宜,對隴右軍政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不再只侷限於商貿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