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齊國中還在因為派遣質子的問題而引起諸多人事糾紛的時候,弘農城這裡談判仍在繼續進行著。

李泰自知當下北齊國中的情勢如何,一眾河北世族在其政權內部所擁有的話語權極少,但在民間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則還比較可觀。

李泰安排盧叔虎等人給這些齊使們灌輸各種認知,固然是難以憑此左右北齊政權內部的決定,但卻能夠增強這些人對西魏的敬畏和認同,和談的意願更加強烈。

而齊主高演也不能完全無視這些人的訴求,只要這些人仍然堅持繼續談判,高演也不敢隨意中斷,如此一來李泰就能夠放心的獅子大開口而不用擔心會談崩。

之前讓北齊自棄尊號的要求雖然沒有堅持下去,但是也將他們的底線給壓的極低,後續再有什麼過分的要求,想必齊人也不會聽到後便立即炸毛,而是會選擇考慮權衡一番,畢竟再過分的要求他們也聽過了。

索要質子雖然也很重要,但主要還是為了營造儀式感,實際的意義並不算太大。至於之前高湛用作威脅齊主高演的西魏要扶立質子為傀儡,則就純粹屬於想多了。

如今西魏的態度是連北齊這個政權的法理性都不承認,怎麼可能還會用高家人去建立傀儡政權以分裂北齊?

而且真要走這一步的話,那就類似於歷史上的北周之於南朝,要做好長期並存對峙的準備。可是看如今北齊內部的情況,怕是不怎麼需要再作什麼長期對抗的準備了。

李泰真正在意的,還是土地、人口等等現實的問題,希望儘可能多的從北齊手中獲取這些資源。

之前大軍還在烏蘇城時,北齊段韶與西魏進行談判的時候,李泰便提出了一系列的人地要求。但在當時這些條件因為太過苛刻,段韶也根本就沒有資格答應,因此說過也就算了,雙方彼此都沒有再繼續深談下去。

可是如今情況又有不同,當李泰再將之前的要求重新提出來的時候,齊使們便不敢再將之當作開玩笑,需要嚴肅的對待、慎重的考量。

這一次李泰所提出的要求當中,最為重要的同樣是河洛與淮南一些城邑的歸屬,尤其是河洛地區。

眼下除了河陽與金墉等寥寥幾處地點之外,河洛地區其他的區域基本上都已經被西魏所佔據,西魏的勢力已經覆及整個河洛,一直抵達司馬消難所投獻的虎牢城,包括河南一些州郡。

所以眼下李泰基本上已經將河洛地區視為禁臠,準備將河洛全都吞下來,不再保留北齊的人馬勢力。在這樣的情勢下,他提出要北齊割讓金墉、河陽這些還沒有攻佔下來的地點給西魏,也算是比較合理的要求。

至於真正漫天要價的部分,則就是黃河北岸的懷州、河南的襄州、潁州、豫州等地,如果北齊全都答應下來的話,基本上西魏在河南地區就恢復了當年侯景作亂時攜河南之地來投時的勢力範圍。

雖然李泰也清楚想要讓北齊答應這一條件估計是有點困難,但還是鄭重其事的提了出來,畢竟試一試又不花錢,萬一北齊答應了呢。

淮南方面眼下雖然並不屬於西魏的核心利益所在,但李泰還是重點要求北齊交出如今所佔領的一些城邑,尤其是廣陵這一座江北重鎮。

拿到了這些地方之後,一方面西魏可以藉此進一步加強對於南陳的影響與封鎖,一方面又能避免北齊與南陳直接產生交流聯絡,以免他們揹著自己搞合作、要一起對抗如今已經一躍成為後三國第一強國的西魏。

在預防背刺這一方面,李泰向來都是警惕拉滿,不給敵人或者盟友任何的機會。只要能夠想到、能夠做到的防備,他也向來都不會嫌麻煩,儘量都要準備一下。

也幸虧李泰之前善解人意的將更加苛刻的要求先提了出來,否則要讓齊使們上來便面對這一系列的條件,怕是得立即翻臉、不再進行和談。

可是現在,起碼在表面上西魏是做出了巨大的忍耐與讓步,都沒有再要求齊主自棄尊號,退而求其次的提出這些要求,如果齊使再瞪眼叫苦、連聲拒絕,那麼談和的誠意實在不算大。

但儘管齊使們很有誠意,希望雙方能夠止戈修好,可這些要求他們也實在難以全都答應下來,甚至打個對摺都有點勉強,也不敢直接向國中進行彙報,擔心皇帝惱怒之下直接叫停談判。

於是就這麼一邊嘗試讓西魏降低一下條件,一邊拖著,準備等到國中所派遣的質子抵達之後再向國中進行彙報。畢竟投入的成本越多,就越不好半途而廢。質子都派來了再叫停和談,不免就會增添更多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