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5 求事臺府(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山寺位於襄陽城西面的萬山山谷間,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一個適合休養的宜居之地。之前在石城病倒的於謹,隨著病情稍有穩定,便被轉移到了這裡來繼續休養身體。
李泰在家休息了兩天,然後特意挑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帶著一批隨員們往西山來探望一下於謹。
襄陽西面的山野之間並不荒涼,反而人氣頗高。許多襄陽城中的豪強大族都選擇在西山居住,山坡上和谷地間分佈著許多的大族園墅。就連原本的梁王蕭詧都特意在此間修建了一座別業,偶爾入此休養避暑。
李泰在湘州戰事結束後來到襄陽的同時,也將梁王蕭詧並其家人們一起送去了關中,算是給蕭家在江漢之間的統治劃上一個句號。
蕭詧也算是一個比較強勢之人,在治襄陽的時候對於境域之內的豪強多有壓制、乃至於清洗。諸如京兆杜氏僑居襄陽的這一支族人們,就遭到了血腥的屠殺。
但是由於一直要承受來自江陵方面的壓力,蕭詧對於襄陽大族也要有所倚重,因此襄陽境內大族的鄉土勢力還是頗為可觀,整個襄陽城周邊幾無王田。在集權方面,蕭詧又不如他叔叔蕭老七做的那麼徹底。
「大王,此間山谷並西向數峰之間,還有山前十里沃野,舊年俱是河東柳氏族地。山左那座宅業,便是柳仲禮故宅。」
從義陽被調回襄陽的劉方貴作為嚮導,為李泰介紹著襄陽這裡的人事風物。
劉方貴本來就是襄陽人士,舊年李泰剛剛出任荊州刺史的時候並進襄陽,劉方貴駐守樊城、不敵而降,自此以後便一直在李泰麾下任職,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趾高氣揚的故地重遊,心中也是唏噓不已。
再看其他原本襄陽城中較之他職權和名位都遠超過的人,如今在自家大王面前也只能卑躬屈膝,往年對自己不假辭色,如今也都需要小心逢迎,劉方貴也不由得大感人生際遇之奇妙,他比別人少走了數年彎路,如今儼然已是臺府元從,再遇故人時際遇也已經高下有判。
李泰倒是沒有劉方貴那麼豐富細膩的內心戲,但當聽到劉方貴講述襄陽大族圈地情況時,也不由得感嘆這些豪族真是狠,幾家累加起來,都快要把襄陽城外廣闊山川給徹底瓜分了!
造成這樣的情況固然是因為這些豪強大族有些貪得無厭,但也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如今定居襄陽的這些大族,大多數都是胡亡氐亂時期逃難而來的關隴大族,諸如關中韋杜、河東柳裴等等。
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本來就沒有秩序,豪強大族仗著各自人勢肆意圈佔山澤土地,而百姓們生存都成問題,對此當然不會有什麼反對意見,甚至巴不得這些豪族們將他們的鄉土都給圈佔起來,如此起碼還能託庇求活。
眼下李泰既然將襄陽作為行臺駐地所在,原本此間的秩序當然也要有所改變,不可能再維持舊態。但是在確保局面穩定的同時建立其新的秩序,並且完成資源的重新整合與分配,該要怎麼去做,李泰眼下尚無定計。
一行人將要進入山林範圍的時候,李泰注意到正有一支車馬隊伍進入劉方貴之前所說的河東柳氏故宅中,便不由得好奇問道:「柳仲禮還有族屬留此?」
由於之前梁王蕭詧所治理下的襄陽與荊州軍府關係尚好,因此這些襄陽大族與荊州軍府之間也都沒有什麼衝突矛盾,唯獨有一個比較例外的那就是河東柳氏的柳仲禮。
漢東隨陸之地正是從柳仲禮手中奪來,而且李泰還狠狠的將柳仲禮批鬥公審一番,使其常年榮居江漢之間最受鄙夷和厭惡的人物第二名,第一名那自然是禍亂整個南梁的侯景了。
李泰對柳仲禮倒是沒有什麼仇恨,只是看到其族地故業當中還有人員出入,一時好奇之下便隨口問一問。但劉方貴也離開
襄陽許久,並不清楚鄉土近年人事變遷,聞言後只是搖頭表示不知。而隨行的臺府官員也才剛剛搭建起行政流程,尚未深控鄉里,同樣不知究竟。
「末將等前往探一探,若是什麼漏網之魚,當場擒拿下來!」
隨行的權旭、李雅等幾名督將本就活潑好動,一路行來瞧著春日田野間活躍的狐兔鶯雀之類小動物已經是技癢難耐,見狀後忙不迭表態說道,準備趁著外出打聽之際沿途遊獵一番。
李泰自知這些傢伙打的什麼主意,聞言後只是沉聲道:「沿山遊走一番也可,切記不準傷損農田!以禮稍作詢問,不要擾人鄉居!」
這些傢伙自知大王法度嚴謹,倒也不敢放肆違命,當即便分出十數騎,向著那河東柳氏鄉業飛奔而去。李泰一行則繼續入山,沿著山道遊賞一番,上午時分便來到了西山寺。
這一座古剎也算是歷史悠久,因為於謹暫住於此休養,因此行臺還特意安排幾十名甲卒於此駐守,當見李泰一行到來,駐守兵長忙不迭率領群卒入前拜見,寺中僧徒也都紛紛拜迎。
李泰並沒有對寺廟多做遊覽,徑直向於謹所居住的院舍行去,於謹之子於翼和姚僧垣等幾名派來為於謹治病調養的醫師都在廊前相迎。
「姚將軍還有諸位名醫不必多禮,你等俱是醫道聖手、活人有德。常山公乃是我國元勳宿老,希望你們能夠精心診治,儘快讓常山公康健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