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9 皮郎念舊(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北面河洛鬧騰正歡的時候,宜陽方面的守軍卻彷彿置身事外,對於外間一切人事變故全都充耳不聞、無作任何反應,只是在主將元景安的嚴令下密切關注著對面的同軌防和南崤道,一派如臨大敵的態度,不放過一點的風吹草動。
如此鮮明的態度差別,固然是因為宜陽守軍職責使然,同時也跟守將元景安的個人想法和意願有著極大的關係。
元景安生性縝密謹慎,不像一般鎮兵那樣貪功輕躁。所以在之前文襄皇帝主持收復河洛的時候,元景安便被委任為宜陽太守,坐鎮九曲城這一重要的前線邊鎮。其後文襄皇帝遭遇刺殺身亡,國中大事頻興,元景安的職位也並沒有被調動,一直留守至今。
當然最主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元景安的出身。他是元氏宗親,在這改朝換代的關鍵敏感時刻,他的姓氏本身就是一種罪過,如果不懂得明哲保身,分分鐘身首異處。而明哲保身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安守份內、多做多錯!
除了出身元氏之外,元景安還稱得上是文襄皇帝的嫡系親信。早在舊年文襄皇帝入鄴輔政的時候,他便隨同前往。如今雖然高氏代魏,文襄皇帝卻倒在了易鼎革命的前夕,當今天子對於他這樣的文襄舊屬會給予多大的關照包容也未可知。
所以對元景安而言,安分守己、固守本職便是他能夠想到、能夠做到對自身最大限度保護的做法。
儘管隨著情勢發展,他也漸漸發現似乎應該回顧一下後方,特別柏亭城遭遇圍困的時候,元景安心內也是異常的糾結。一方面他深知柏亭城得失對於宜陽方面的重大影響,另一方面則又擔心一旦貿然干涉或會引發其他對自身不利的變故。
畢竟如今河洛之間並非只有他一支人馬,扶風王可朱渾元手中所掌握的兵力較他只多不少,而且官爵權勢也都遠在他之上,又是河洛地區真正的主帥。
就連可朱渾元都坐視柏亭城被圍而無所舉措,要麼可朱渾元是有著深遠的破敵謀劃需要將柏亭城作為誘餌,要麼可朱渾元已經喪失了對於當下情勢的掌控。
無論哪種情況,他都不宜貿然干涉。尤其若在他回顧柏亭城情勢的時候,西魏大軍主力突然湧入進來,那麼他必然是要顧此失彼了。
就在這種糾結的心情之下,元景安一邊密切關注著南面敵情,一邊坐視柏亭城被圍而不加營救。
值得慶幸的是,來自關西的大軍並沒有從南崤道上一湧而出,同軌防在經過最初幾日的異常後也沒有了進一步的變化。但讓人心憂的卻是柏亭城已經陷於敵手,並且整座城池都被敵人給付之一炬。
在敵軍向北而去的時候,元景安終究還是按捺不住,派遣一路斥候北去查探,只見到一座四面城牆漆黑、內裡殘垣斷壁的殘破城池。
好在斥候途中發現幾批攜帶物資的蠻兵,元景安便又連忙加派人手將之攔截下來,將繳獲的物資運回宜陽,當作是從後方運輸過來的物資,以此來安撫群情。
宜陽守軍物資輸送通常是以一個月為一週期,雖然柏亭城方向烈火濃煙沖天而起的景象被許多此間駐軍將士看到,可當見到物資仍能如期送來後,將士們也就無作更多猜測,只道是後路平安無事。
雖然安撫了軍心,但卻瞞不過自己。元景安自知眼下的平靜只是暫時的假象,如若接下來情勢沒有大的改變,迎接他們的便極有可能會是滅頂之災。
因為他職責所在便是守衛宜陽,在明知後路已經斷絕的情況下,也同樣不敢棄城而走。眼下的他雖然不知可朱渾元已經引部退回黃河以北,但見西魏人馬敢在北面那麼放肆,也能猜到情勢大大不妙,留下來或許就要坐以待斃。
比進退不得的處境更加嚴重的,是元景安也不知道該要如何扭轉這一處境。
對許多人而言,當留不得、去不得的時候,或許直接向敵人投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對元景安而言同樣也是一條死路,因為他舊年從孝武入關,孝武帝死後從關中逃回。此番若再投西,可想而知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天意為何如此刁鑽?使人全無生機可望!”
螻蟻尚且偷生,元景安面對如此刁鑽處境,心內自是悲鳴不已。
之前柏亭城被圍的時候,他不敢發兵救之,如今換成自己進退失據,他能夠做的也就只有自救了。好在麾下還有將近兩萬將士,而九曲城除了每月從後方獲取補給之外,通常還會在城內儲藏一到兩個月的物資應急備亂。
兵糧俱有,同時還有九曲城這一要塞城池據守,倒也不謂完全的絕望。對元景安而言,唯今之計只有固守九曲城,等待後路援軍到來才是唯一的活路。至於解圍之後,國中對他究竟是獎還是懲,他也懶得去做深想。
為了儘可能的抵禦住敵軍的進攻,元景安便開始逐步放棄九曲城周邊一些不太重要的據點,將人力物力都集中於九曲城之中。
畢竟之前的任務是為了防止敵軍進入河洛地區,而今卻是為了保命,就算不放棄周邊這些據點,他們也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孤軍。
就在元景安著急忙慌的調整防務的時候,蔡祐也率領三千精兵自南崤道順利的進入了洛水河谷,旋即便與同軌防一眾守軍沿洛水河谷向北逼近九曲城。
得知這一訊息的元景安心情之複雜可想而知,之前他警惕拉滿、百般設防,而關西人馬卻一直都沒有出現。他這裡剛剛收縮防線,關西的軍隊便順順利利、兵不血刃的進入了洛水河谷。
與此同時,李泰所率的大軍也從北面向南而來、逐漸的逼近九曲城。
之所以他到來的要比蔡祐所部更晚,那是因為在從河陽南來的時候,順道又轉去將函谷關城給攻奪下來。在可朱渾元都被驅逐到黃河北岸之後,漢關城中守軍對李泰部伍的威脅也幾近於無,但只有將此城池攻克,才能打通北崤道,也更便於將河洛的人事物資向新安和關南等地輸送。
當來到九曲城外的時候,李泰便見到敵軍擺出一副龜縮據守的姿態。九曲城前後共有九座坂原,城池本身坐落在東起第二座坂原上,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舊年李遠只率幾千殘師敗眾據守城池,便抵抗了可朱渾元所率兩萬多人馬不短的時間,一直等到李泰率軍來援。
如今這城池修建的較之前更加規模雄大,城中的駐軍也較李遠那是更多,只看柏亭城之前被圍時九曲城守軍不動如山的樣子,想必城中也積儲了數量可觀的物資。
看這架勢,若只是正常進攻的話,只怕等到宇文泰等灰頭土臉的撤軍,李泰這裡都未必能夠攻下九曲城。
李泰在繞著九曲坂原仔細巡察一番,然後又與蔡祐等人匯合彼此交換一下情報意見,然後便逐漸形成了一個進攻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