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中所展示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大多數都新奇誘人,不愧南都物華之稱,絕不是一次簡單的走馬觀花的遊賞便能瞭解清楚的。

所以許多關中和本地的豪強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仍然不斷的前往觀覽,在園區當中流連忘返,認真的去了解每一個投資專案的內容和盈利前景,只覺得每一個投資專案都非常的誘人,全都想要加入其中分一杯羹。

不過除了第一天之外,之後幾天時間李泰自然不會再親自前往園區導引介紹了,畢竟總管府還有許多積存的政務等待處理。

當然在處理政務之餘,李泰也在密切關注招商工作的進行。畢竟總管府許多政令和發展計劃,都是需要錢糧到位之後才能正式展開。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各種招商合同陸續達成。新的領土便意味著新的機會,即便不談物華苑中各種利潤可觀的超前工藝,單就當下基本的工藝種類比如打製農具,在如今的總管府轄區內有著眾多新附之民和大量的墾荒需求這樣的背景下,同樣也是利潤不薄。

隨著各種合同陸續達成,荊州總管府招商獲得的投資金額也在不斷的攀升。

之前臺府所給開具今年關中資財外輸的額度是兩百三十萬匹絹,李泰也不知臺府是透過怎樣的核計擬定出這樣一個額度,但只憑這一點,臺府就能直接收得二十三個高敖曹。

至於該要如何達成這一額度、讓關中土豪們爽快掏錢,那就是李泰和荊州總管府需要考慮的事情了,臺府則只管坐地分贓,這買賣簡直不要太划算。如果李泰下屬有人這麼能幹的話,他一定不會懷疑、要推心置腹的信任對方!

但是在招商會的引誘之下,關中豪強們認投的資金數額很快便超出了臺府開具的這一額度,並且飛快突破三百萬匹的大關,向著更高的數額奔去。

關西貧弱是一個通常的認知,但所說主要還是整體上的地域差別,由於關西常年的戰亂動盪,社會整體的生產力發展和人口要遠遠落後於河北。

但是這些世代定居關中、各擁族眾部曲的豪強們在戰亂年代同樣能夠保證有序生產,諸如孝武入關之初顯赫一時的毛氏兄弟便以家室豪富著稱,許多洛陽權貴都仰之生活。而陝北的雕陰劉氏僅僅為了踏上李泰這一艘船,便直接付出了五十萬匹絹的代價,那還是在李泰勢力並不雄壯的數年之前。

所以西魏窮、霸府窮並不意味著關中窮,不要說這些豪強們,舊年宇文泰僅僅只是對寺廟颳了一層油,便使得其重建六軍的計劃大大提前。

接下來的半個多月時間裡,招商引資的數額仍在繼續攀升,在抵達了四百三十多萬匹之後增長的勢頭才逐漸的緩慢下來,較之臺府給具的數額超出了足足兩百多萬匹絹。

而這超出的部分,所需要上繳臺府的份額則就不是十分之一了,而是按照每一階梯增加抽成比例。即便不考慮後續繼續增加的份額,單就眼下而言,想要將這些合同資金運輸到荊州來,便需要給臺府原地抽成近六十萬匹絹!

看到這個數字對比,李泰一時間也不由得有些心疼。

他甚至都想找到那個西魏軍隊中斬殺高敖曹的幸運兒,幫助其人向大行臺討債,你這隨隨便便六十個高敖曹入手,結果還拖欠著小兵賞金一直到族滅國滅都沒了賬,是不是有點太不當人了!

雖然這些合同還只是一個投資意向書,紙面上的數字仍待具體落實,隨時都有返回的可能。

不過李泰對此也並不擔心,如今在關中敢於因此得罪他的人也是不多,更何況這當中還牽涉著臺府的利益,就大行臺那德行誰要敢讓他空歡喜一場,那不得把人屎尿都攥出來!

對於這樣一個招商結果,負責整理記錄的總管府司錄裴俠一時間也都驚詫不已,看著那一連串驚人的數字喃喃道:“不意關中諸家資財竟然如此殷實!”33

雖然他初見李泰時便透過表態拉近彼此關係,但是作為臺府派駐於此的度支使,也並沒有公然的遮掩作弊弄假賬,還是將這一次招商的結果如實的抄錄整理並著員快馬呈送華州城臺府中。

裴俠雖然保持著誠實的操守,但臺府群眾們對他卻有些不大相信。當這一份奏報抵達臺府之後,因為內容過於驚人,所以其中一些過於誇張的數字很快便透過各種途徑在臺府中傳揚開來。“四百多萬匹絹的資財?這怎麼可能!即便太原公雄盛一時,群眾仰慕,但關中民生仍多疾困……”

許多人講到這一話題,全都下意識的搖頭表示不信。四百多萬匹絹疊摞起來怕是得有華山那麼高,即便是關中有這麼多的民財,但誰又捨得輸送到關山阻隔的荊州去?這簡直就是在挑戰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