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恩逾華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華州城外旌旗遍野,軍士林立,又有左右帳幕沿馳道兩側排出數里,幕布後方還設有許多招魂祭靈的素帳麻幡。
一隊騎士賓士入此通稟訊息,很快自大行臺宇文泰以降眾臺府文武官員們、包括特意從長安趕來的幾位宗王與朝臣紛紛從帳幕後方行出,當道默立等候。
又過了一會兒,道路上才出現一支人馬隊伍,將士們皆肅穆而行,隊伍前方一駕大車上則運載著一具長大的棺槨。棺槨中躺著的便是暴斃於魯陽的若干惠,若干章等親信部曲們皆披髮跣足、扶棺左右。
「臣李伯山,奉主上所命南去魯陽扶護長樂公靈柩歸國。今英魂已歸,特來複命。」
歸途漫長,原本鮮活的悲傷也已經沉澱為心中的緬懷,一身素袍的李泰眼見大行臺正率群臣當道迎待,便翻身下馬行出隊陣趨行入前叩拜說道。
「歸來就好,歸來……」
宇文泰聲調有些哽咽,可見對若干惠的去世也是頗感傷心,他入前幾步,彎起腰來親將李泰扶起,然後抬手拍拍他肩膀說道:「事仰伯山,辛苦你了。」
說話間,後方一身著生麻縗服的少年跌跌撞撞走上前,正是若干鳳。
這小子臉色蒼白憔悴,眼神空洞、大失往日的活潑,嘴唇微張著大口抽氣、似是喉嚨堵塞呼吸困難,見到李泰後兩眼中才泛起幾分神采,入前仰臉望著李泰,喉嚨幾作顫抖,嘴裡這才發出乾澀沙啞的聲音:「阿兄,我、我耶他……我、我沒有阿耶了!」
李泰本自剋制著心中悲情,聽到若干鳳這哭訴,霎時間淚水也從眼眶中滾落下來,他將若干鳳攬在懷前,撫其肩背輕聲撫慰道:「生死天命,人莫能免。當事縱情痛哭,並不有損男兒壯氣。你耶雖然棄世,但達摩並不孤獨,無論前路長直還是蜿蜒,阿兄護你前行!」
若干鳳聽到這話後更是悲聲大作,須得李泰在一邊用力託扶著,他才來到運載父親靈柩的大車前,扶棺痛哭,悲不自勝。出迎群眾聞此少年悲聲,也都不由得感動落淚,一行人夾道護送若干惠靈柩返回城中府邸。
李泰還有公事收尾在身,先將東征一路凡所戰事經歷所整理而成的戰報送去臺府直堂,順利覆命的同時,又著後軍軍府李穆等將領們將眾軍士引回營中安頓下來。
各項公務忙完之後,李泰這才帶上二弟李超並親信幾人直往若干惠家中而去。
若干惠在關西雖多鄉黨故交,但是血親親屬卻並不多,故而朝廷和霸府全都派遣官員與士伍入此幫忙籌辦喪禮。
李泰來到這裡的時候,其宅邸內外已經聚滿了前來弔唁之人。
作為若干惠最為青睞提攜的晚輩,他便主動承擔了迎送招待賓客的責任,而早已經到此陪了若干鳳多日的李雅也收起了平日的頑劣,同柳昂一起板著小臉跟在李泰身後出出入入,要幫助若干鳳這個相處日久的好兄弟分擔家事瑣務。
若干惠本就資望深厚,最近這幾年還與李弼一起負責霸府整軍,故而如今霸府中軍諸軍府督將也多受其提拔,如今便也紛紛登門前來弔唁。
李泰入府後便一直忙於招待賓客,一直到傍晚賓客漸少這才得暇入內府中探望若干惠妻女。若干惠在世時,他本常來做客,彼此倒也並不陌生。而自家小娘子也早入內宅來做伴安慰,久別的小夫妻竟是在此才得重逢。
新婚不久便兩下分別,妙音小娘子再見到自家夫郎,眉眼間自是情意濃濃、無窮思念想要傾吐,但這裡畢竟不是適合的地方,萬般情話也只能暫且按捺懷內。
李泰本待這幾日都留宿幫忙,但若干惠夫人也知他征途勞遠乍歸、想必疲憊不堪,於是便力勸他且先回家休息,明日再來也不誤事。
於是李泰便留下李去疾、張石奴等諸員於
此待命幫忙,自己先同娘子一起返家。回到家裡後,自然要將娘子與二弟李超互作介紹。
李超已知阿兄成婚之事,雖然這嫂子瞧著有點年少,但也恭敬見禮。
但是妙音卻還沒怎麼做好為人長嫂的心理建設,見到這個年紀比自己大了不少的小叔子,便不免有些緊張。小心翼翼在堂吃過一餐晚飯,待到李超告退休息後,這小娘子便忙不迭轉望向李泰發問道:「我剛才沒有失禮,讓十四郎見笑吧?」
李泰聽到這話後便忍不住笑起來,安慰這小娘子道:「家門雖在世道之內薄有幾分名聲,但門戶之內家人們也都是尋常相處。若說戶中最無禮一個,那是非我莫屬了。十四郎自小沉靜端莊,不在人前言我醜劣,他後腦還有一道疤痕,是我少時戲武所傷。同我相比,娘子可是溫婉禮貌得多,家人們連我都能容忍,又怎麼會對娘子吹毛求疵!」
妙音聽到夫郎還有如此頑劣故事,登時便拍手笑了起來,本來還有許多的話要傾訴,只是想到夫郎遠行疲憊,明早還要去長樂公府上幫忙,便又連忙吩咐家人準備浴湯等事,讓夫郎洗浴之後安心休息。
等到李泰浴後解衣登榻,這小娘子也羞紅著臉側偎一旁,本是一副眉目傳情、濃情蜜意模樣,不多久自己便也偎在夫郎懷內安心睡去,睡夢中嘴角都結滿了甜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