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公府。

此時蕭瑀正坐在書房裡面喝著小茶,隨手翻看著書籍。

他馬上就要去做春闈的考官了,出題也會參與,所以不管怎麼樣,出題之前還是得翻翻書。

可正在閒暇之際。

門外突然傳來了嘈雜的腳步聲以及吼聲。

“外面怎麼回事?吵什麼呢?”

蕭瑀皺起眉頭,放下手頭東西,起身開啟了房門。

本以為是陸恆那一幫小子又上門找茬了,可是開門後他卻發現,外面站著的是五姓七望家的人。

為首者便是鄭仁泰。

“蕭相,外頭都已經吵翻天了,您怎麼還坐得住呀!”

鄭仁泰很是著急。

他從自己懷裡掏出一卷紙來,拿著又問:

“這玩意兒您難道還沒看嗎?”

蕭瑀滿頭霧水。

區區一卷紙,怎麼就能讓鄭仁泰如此著急了?

而且光看那紙張就知道,這必定不是朝中文書,不僅形制跟奏摺不一樣,而且也就是那種普通的麻紙,非常廉價。

不是文書,信件也不長這樣。

那到底是什麼玩意?

鄭仁泰不由分說的將那捲紙塞到他手裡。

“蕭相,您趕緊看看,看完就知道我為什麼如此著急了!”

蕭瑀沒辦法,只好接過來,緩緩展開,慢條斯理地看了起來。

看前面還不覺得有什麼。

春闈要略做改動,這件事陛下已經在早朝上面提過了,雖然仍有很多人反對,但僅僅在長安城裡省試推行,也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畢竟行卷和公薦,最大作用在於進入考試的門檻。

跟京兆府裡四十幾名貢生比起來,其他各個州府來的貢生根本就不能打。

京兆府裡的貢生大部分都是權貴子弟,從小家學淵源,不管怎麼看,都不可能比鄉下來的人學識差。

況且說白了,陛下說要取消行卷和公薦,再加上糊名,可真正的權貴人家根本就不怕。

就連主考官都是親朋好友,他們怎麼會擔心拿不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