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安排好了之後,三人便離開了這個小作坊。

馬車上,李承乾還是有些發愁。

“賢弟啊,你方才寫的那些步驟我都看過了,雖說看起來,這產量更高、成本更少,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咱們現在缺紙啊。”

“現在開始造,得近一年後才能用上自家造的紙……”

“這一年裡,書局就不開了嗎?”

不論是造那種紙,原料都需要用水或者石灰來漚,以便後續取得紙漿。

漚竹的週期起碼得一百天左右,遠水解不了近渴。

可是陸恆挑了挑眉毛,像是對此混不在意。

“開啊,怎麼不開?”

他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語重心長道:

“高明啊,你得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才行。”

“我選擇造竹紙,其實並非因為這個書局要印刷的書。”

“市面上最多的就是麻紙,你在宮裡用的那種紙要一百文一張,可外頭寒門子弟們難道就不用紙張了嗎?”

“或許你們覺得用麻紙來印書不好,什麼有辱斯文。”

“但是真正需要書的人,絕不可能因為紙張差,就放棄便宜的書。”

李承乾與程處默同時看向他。

兩人心裡都有著滿腹疑惑。

如果今天來造紙作坊,不是為了印書……

那還能是因為什麼?

“陸兄弟,那你方才傳授給他們的造紙術,又是準備做什麼用的?”

程處默開門見山:

“要是我知道你會從市面上買紙,壓根就不會帶你們來這作坊。”

“跟那種大作坊比起來,我家這個每年的產出太少了。”

“壓根就沒用啊!”

陸恆沒有立即搭話,而是思索了片刻。

他在想,要怎麼跟這兩個少年,傳遞自己準備乾的大事。

“咱們現在要開書局,首要目標並不是盈利,而是要開啟市場,將書局的名頭給傳出去。”

“所以在價格方面,我們完全可以只用成本價賣,只要能保證不虧本就行。”

“必要情況,甚至可以做一段時間的虧本買賣!”

“這個,你們能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