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何德說利息會提高,盧承慶倒是並不意外。

他甚至更放心了些!

除了賑災打仗這種事情之外,朝廷是不可能做虧本生意的,李二陛下更是如此。

假如有一天朝廷大發善心,像之前聽說開銀行借錢借糧出去只收一分利息,那就太離譜了。

反而還讓人懷疑其中有詐呢!

見何德再次停下,盧承慶繼續催促:

“公公,提高多少,您往下說吧。”

“若我家有這種急需,從那裡借了款項解了燃眉之急,定然不會忘了你的好的!”

何德嘆息道:

“拿銀子舉例吧。”

“十兩以上,到一百兩之間,一年的利息是三分,比如一百兩是一百貫錢,那利息就是三百文。”

“一百兩至一千兩,那就是五分的利息。”

“一千兩再往上……”

“則是一成的利息了。”

“您應當算得出來,借一萬兩白銀,一年後就得支付一千兩的利息!”

“換成糧食,這利息也是逐級提高。”

“十石到一百石為三分息,一百到一千石為五分,最後一千石往上就是一成。”

“唉……”

“郡公,這話您自己知道就好,可萬萬不能往外傳呀!”

盧承慶知道為什麼不能到處說。

普通百姓們不可能借這麼多,當然接觸不到這個等級的利息。

可若一旦外傳,他們哪怕不借,也會覺得這利息有些太狠了。

至於更上層的人嘛……

傳出去,鑽進錢眼子裡的李二陛下,肯定會被不需要借錢的那幫人彈劾!

盧承慶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這個在下知道的,必定不會外傳,讓公公難做。”

他隨口敷衍了何德幾句,腦子裡就開始算起來了。

如果借一萬石糧,那明年要還的,就是一萬零一千石。

朝廷啥也不用幹了,等一年,憑空賺了一千石糧食。

對陛下來說,這確實是門賺錢的好買賣。

盧承慶心裡暗暗笑了起來。

——可是如此,他們家去借糧,也根本血賺不虧啊!

一萬石糧食能換一百瓶貞觀十年春。

放在江南,這些酒,就值五萬兩銀子。

或許,水漲船高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