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別見面(第1/2頁)
章節報錯
前太子現大皇子在帝都被刺殺一事,第二日皇帝陛下回城後,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發了好大的脾氣。
他下令徹查,然後還命人把那些已經死的透透的刺客於街市上剝皮抽筋。
在此之前,他還讓人把這些刺客的特徵寫下來,再不遺餘力的在閆隆城方圓百里去對比苻朝百姓戶籍冊裡對百姓特徵的描述,凡有對的上的,問其家人又不知其去向的,無論有無冤枉,先將其家人通通拿下,領著其家屬去街市口看抽筋剝皮。
要是有正好拿中的,其家人連審都不用審,直接推上斷頭臺,來個一家團聚。
皇帝陛下此舉,是半點都不怕拿錯無辜,造成怨言,一副要追查到底的態度。
他這態度也令呂循心頭縈繞那麼久的不安終於消失一些,只是,皇帝陛下要麼不管,要麼就暴戾執法的態度,也有弊端,他殺人殺的太快了,以至於這次追查和上次來卞府汙衊甘棠帶有籍軍士入閆隆一樣,小魚抓到一堆,大魚一個都沒釣到。
明明,呂循心底一直都有目標懷疑人物,可是他手裡沒有實證,他就不能吐出半個字,不然等待他的就是萬劫不復。
皇帝陛下暴戾執法的事一直延續到五月才漸漸收尾,而這段時間,大皇子殿下一直都在堰國公府養傷。
這一日,大皇子殿下要回他宮外的住處。
呂循並不想他走,雖然這次刺殺,那群人沒得逞,皇帝陛下也終於以雷霆之怒震懾了朝堂上那些暗戳戳攻訐大皇子殿下的人,短時間不會再有不長眼的去殺大皇子殿下,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那背後之人,明明他們都知道是誰,可一直苦於沒有證據,日後大皇子殿下得勢了,完全可以跟他老爹今日一樣,甚至在陰險一些,沒證據他就創造證據搞死那些如今迫害他之人。
若事情真到那一步,那些人要是絕地反擊,對大皇子殿下也是致命的。
“究易,我並不喜我父皇如今的行事風格。”
“究易,提前恭賀你新婚之喜。”
“究易,堰國公府和我今後別再來往。”
呂循把不樂意大皇子殿下離開堰國公府寫在臉上,大皇子殿下卻平平淡淡的留下三句話。
呂循對第一句話和第二句話都理解的了。
第一句,皇帝陛下搞人的風格,著實是有些瘋狂,雖費錢又費力,不過那震懾力也是一等一的。
只是這種行事風格,若是三天兩頭的被拿出來用,引得百姓在恐慌中度日,那這個國家也不會有太久命數。
而皇帝陛下已經在自己執政生涯裡用過三次了,每一次的結果都可謂哭聲不絕,民聲哀嚎。
第二句話,關於甘棠和呂循兩人合婚命格為不吉一事,慶慧法師於乾臨十七年的四月十三,一個宜婚嫁的日子,在自己對門徒授法時,公佈了自己對兩人的新合婚結果。
結果是大吉。
那天,他還把伽摩寺那位為甘棠和呂循合婚算命格的法師逐出了伽摩寺。
而那位法師也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這一安排,並在離開伽摩寺時,對甘棠和呂循表示自己學法不精的歉意。
如今,納吉之禮的風波已經平緩過去,之後就是在擇日子行納徵和親迎之禮,甘棠和呂循就能成為正頭夫妻了。
這兩句話一句表明了大皇子殿下對自己老爹給自己討公道的態度,第二句話表明了他對如今在他落魄時還願意支援他的呂循的態度。
至於第三句話……
其實在過去這段時間,閆隆城裡盛行一個傳聞,便是那給甘棠和呂循合婚的法師學法實在不精,為人批命格很不準確,他這些年經手的合婚物件裡,有18對新婚夫妻命格原是大煞命格,本不該結為夫妻,其中近三年裡就佔了六樁。
帝都的平民百姓可能弄不清楚此法師在這三年裡為那些結成秦晉之好的人家批過男女命格,但都知道能請的起他的只有高門大戶,而高門大戶之間對法師的德高望重的名聲都是口口相傳的,怎會不知這三年裡,請他合婚算過命格的就只有十樁。
如今這十樁婚嫁之事裡的十六戶人家,都在暗地裡重新找人為自家這些年嫁出或娶進的女兒和新婦重新算婚姻命格。
這當中又以金家大郎金集鄴與齊侯府嫡女齊珂的婚姻命格最為波折,他們倆一直被合算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命格。
為此金家已經暗地裡趕走了數十位學道家或是佛法的人,就是不提兩家兒女和離各自再婚嫁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