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本名叫和安業,他倒不是真的和尚,只是小時候生了一場重病導致頭髮脫光後就此變成了光頭,然後便有了這麼一個稱呼。

和尚也是黎佐剛穿越來時見到的第一批人之一,同時,和尚也是摩尼教的信眾,特別是在其病好後對明王降世那一套深信不疑。

摩尼教便是後世熟知的明教,在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佛時,摩尼教亦遭嚴重打擊,轉而成為秘密宗教,並吸收道教及民間信仰,從而改稱明教。

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來臨,所以,黎佐以一句“黑夜已盡,黎明即起,明王降世,普度眾生”,便成功的將和尚變成了自己的死忠迷弟。

和連興保一樣,和尚也是黎佐的心腹三大將之一,所以他便把最為重要的新築的烏江關交給了對方。

烏江準確來說現在還不叫烏江,而叫內江水,因為播州人煙稀少的原因,後世的烏江關如今還只是渡口。

黎佐率軍進入播州後,先是燒出了水泥,然後讓人在後世烏江關的位置規劃修築了一道烏江關。

如今兩年過去,烏江關早已成型了,黎佐相信,就算不敵南詔和羅閔人,但擋住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所以,他才對南詔犯境的訊息淡定對之。

“是!”和尚是個話不多的人,聽到黎佐的安排,他只是鄭重的拱手應了一聲。

黎佐見狀點了點頭,想了想看向站在最後方的一個將領說道:“裴老將軍,你的第五軍就駐紮在芙蓉關,一是防備劍南方面的敵人,再一個便是做好隨時支援南北兩線戰事的準備。”

加上親衛軍和飛騎營等特殊兵種,如今黎佐擁兵七萬餘,比起大多數藩鎮來,他的規模只能算得上是中等。

畢竟,如今的藩鎮兵力多的如范陽節度使就有十餘萬大軍,六七萬的也不在少數。

裴養重是江西道撫州人氏,在鹹通二年(861年)播州等地再次被南詔佔領後,朝廷無暇顧及之下,便下詔召集天下豪傑前來平叛。

裴養重便是第一批到來的人,他本想來這裡立上一份軍功好覓得一份前程,但奈何來此前後近十年,大小戰鬥數十次,他已經快五十歲了,始終沒能收復播州。

最後在走投無路之下,裴養重只得投靠了一心想要收復播州的播州侯羅太汪。

裴養重也是運氣好,剛投靠羅太汪沒幾個月,黎佐便找了去,然後他便如願以償的攻進了播州。

不過,羅太汪顯然不是一個喜歡管事兒的,播州穩定後,他便只留下了幾百兵丁,然後把包括裴養重在內的數千人馬悉數打包送給了黎佐了。

黎佐也沒客氣,不說是漢人了,就連僚人、羅閔人,甚至南詔人,在他的軍隊中都能見到,無非就是大亂了重新編制而已。

“明王放心,末將必不負所托!”裴養重聞言連忙拱手應道,十多年了,曾經那份立功受賞,報效朝廷的心思早就磨滅掉了,如今他所求的,不過是馬革裹屍而已。

現在,黎佐給了他獨領一軍的機會,裴養重已經很滿意了。

黎佐見狀點了點頭,隨即朗聲道:“既如此,各位就下去做好準備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