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倆抱頭痛哭,原本是互相安慰,卻讓人更悲痛欲絕。孩子小小的肩膀,此刻卻也能夠給予媽媽一絲暖心的依靠。

眾人都默默的看著這一幕,誰也不敢,也不忍心上前打擾他們。

可是,事實終究是要麵對,半晌,我做了個深呼吸,走過去,抱起孩子,對女人說道:“好好的,送於楓一程。”

女人點點頭,眼淚還是止不住的往下落,這種事,我也沒法勸人家不哭,其實,她相比於一般的女人而言,已經夠堅強的了。

安撫了這母子倆,禮兵繼續前行。

從下車到祭奠的禮堂,這一路並不遠,卻走了很久很久

我始終把孩子抱在懷裡,孩子除了最初的哭鬧之外,也沒再說話,就是緊緊的攥著手裡的畫,目光盯著於楓的遺體。

軍人逝世的儀式並不複雜,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於楓的妻子,這個美麗又善解人意的女人,叫王丹,是一名教音樂的老師,自己做了一個音樂課堂。

怪不得身上有一種藝術氣息,那麼恬靜。

不過話說回來,這當兵的,粗枝大葉的老爺們,能娶到這麼一個女人,真的是挺幸運的。一剛一柔,想想兩個人日常生活的畫麵就很美。

追思儀式上,伊墨親自宣讀了晉銜通告和嘉獎令,一枚個人二等功的軍功章,佩戴在於楓的胸前,烈士章交給了王丹。

於楓的遺體已經停留了很長時間,怎麼說都不能再停放了。簡單而又莊重的儀式後,就要送去火化。當然,這些都已經提前有人安排好了。

等待骨灰的過程中,王丹始終站在那沒有動,就那麼眼睛一眨不眨的望著天空,看著火化的煙囪飄出的一縷青煙。

人死後,終將是化作一縷青煙,一抔黃土,一路走好!

浩浩雖然小,但他是於楓唯一的孩子,按照規矩,他必須要接骨灰。

我們一度以為,一個五歲的孩子,不一定需要我們怎麼去教,怎麼去引導呢,肯定要花費一番功夫的。

卻沒想到,當負責安排這些事情的戰士拿來骨灰盒,手套,和筷子的時候,沒等我們說話呢,這孩子,就自己從我身上下來,默默的走了過去。

一伸手,從戰士的手裡接過這些東西,“叔叔,我知道,給我吧。”

大家都是一愣,那個戰士捧著東西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隻見浩浩再次把手往前伸了下,“叔叔,給我吧,我知道怎麼做。”他稚嫩的聲音由於剛剛哭過,還很沙啞,“我在電視上看到過,我知道,爸爸去了天堂。”

這話一出口,我們這些大人都怔住了,那種震驚,到現在想想,還是感覺心髒會顫動。

“給他吧。”一直沉默的王丹突然說:“他知道,他爸爸在家的時候,給他看過紀錄片,從小他就知道,軍人的使命,他知道他爸爸。”

這個紀錄片,當然不是我們新聞上看到的那些,我瞬間就明白了。因為明白了,這顆心,也更疼的厲害。

時刻準備著,於楓真的是時刻準備著,那種紀錄片居然給這麼小的孩子看。

軍隊裡會有犧牲,或者接英靈回家的一些紀錄片,很多禮節,過程都有,怪不得這孩子雖然哭鬧要爸爸,但是反應卻並不是一般孩子那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