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王相有所不知啊,趙先生剛到宣府就遇到了群芳閣的劉亦琳劉姑娘,這些日子時常相伴,真是郎才女貌,十分登對啊。這個寶琳閣的琳就是劉姑娘的意思。”左津此時插進話來,還端起酒壺給王鶴之和趙英圻將酒杯滿上。

“哦?還有這事?看來趙先生也是風流雅士啊,與我東吳宣府倒是很搭啊。”

“劉姑娘的琵琶的確是一絕,在下十分喜歡,所以也就想著為劉姑娘贖身,屆時也可以在寶琳閣照看著,算是有個營生。”趙英圻笑的有些頗不好意思,不過也稍有些酒桌上朋友互相打趣的感覺。

“既是如此,可用王某為趙先生牽個線,與長公主說個情,現在就將劉姑娘送於先生,先生這般英雄人物,想來長公主當無不可。也好早慰趙先生對劉姑娘的傾慕之情啊。”

趙英圻趕忙搖手退卻道:“不不不,王相切莫再取笑在下了,在下還略有薄資,待浣花會後,自會跟群芳閣溝通劉姑娘的贖身之事吧,不然倒顯得在下小家子氣了。”

“好吧,好吧,趙先生方正之人,那王某就不討這個沒趣了。”王鶴之收回話頭,又具備轉向左津:“左大俠的師父左狂徒當年也是威震瀾江的一大好漢啊,以一己之力整合大旗幫和赤旗幫,讓三山湖成為瀾江上下游的重要中轉,王某很是仰慕啊。”

左津趕緊端起酒杯與王鶴之碰了一下,客氣了一下:“左某代先師寫過王相了,先師若是還在世,一定也會樂於與王相這等人物交往,可惜先師已然不在,左某也只好繼承先師遺志,護著三山湖來往船隻的平安。”

王鶴之聽到左津的回答,很是滿意的將杯中酒飲盡,又與之繼續寒暄:“如此甚好,雙旗幫自創立至今,對我東吳來往於瀾江上下游的船隻多有維護,如今歸附,也是我東吳之幸啊。”

“左某在三山湖上,橫豎雖不過一介草寇,但不光是東吳的船,從西楚到南越,再到陳國還有咱們東吳的船隻,咱們雙旗幫一直都是護持有加,三山湖水系複雜,我雙旗幫也是有自己俠義所在,但如今因那越國幾次三番與我兄弟們不對付,已經多次派兵圍剿。”

趙英圻笑著看著這倆人談條件,說的其實很清楚:

王鶴之的意思是招安不是不可以,但是雙旗幫原來的老幫主已經不在了,所以你們也就只有三山湖的地理位置這一個優勢,所以不要獅子大開口。

而且老幫主作為頭甲高手才將大旗幫和赤旗幫捏合在一起,可你現在究竟能不能做了兩個幫派的主,你總得告訴我。

左津也很聰明,大概是說如果老幫主還在世,就不會這麼低聲下氣了,而是與你王鶴之平起平坐,現在我這麼低聲下氣已經非常給面子了,希望王相能夠領會到我的好意。

並且雖然老幫主已經不在了,但是現在雙旗幫依然在我左津的掌握之中,現在雙旗幫依然和老幫主在世時一樣,護送東西船隻過三山湖就是最好的明證,作為老幫主的徒弟,我左津依然在三山湖說了算。

接著王鶴之表示贊同,對雙旗幫為東吳貿易做出的貢獻表示了肯定,作為東吳首相,首先表個態,那就是樂於見到雙旗幫歸附。

既然王鶴之已經鬆了口,那左津自然也要給個面子,同時示弱一些,表明他雙旗幫再怎麼樣,雖然只是三山湖上的一群草寇,但是並沒有危害他人,不管是你東吳還是他陳國,亦或是南越,都沒有得罪狠了,只不過如今被越國逼得實在沒有了餘地,所以才會尋求東吳的招安。

接下來他們繼續在談條件,招安的大條件已經談妥,剩下的就是一些小細節,比如:

“雙旗幫在這瀾江上也是數得著的大幫派了,如今願意為我東吳效力,實在是喜事一件,王某敬左大俠一杯。”王鶴之先把基調說清楚,是效力,是要聽調聽宣的,不能陽奉陰違。

接著王鶴之敬了一杯酒,繼續道:“雙旗幫屹立三山湖多年,自是有其生存之道,如今雖然歸附我大吳,想來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說完就為左津將酒杯滿上,這是在問左津的歸附條件了。

左津自然也就接過話頭:“不瞞王相,我雙旗幫雖然幫眾不多,卻也是五千多幫眾兩萬多口子人,這麼多年來,不做那些偏門的買賣,只是為了能吃一口飽飯,所幸雙旗幫上下齊心,這些年還過得去,只求我幫眾兄弟以後還能一起在三山湖上為東吳效力。”

左津的話說的也很清楚,雙旗幫有足足五千幫眾,兩萬多人口,為的不是其他,就是為了能吃飽喝足,如今歸附東吳,對於東吳船隻自然不會再收所謂的引路費,所以收益變少,吃不飽飯了,第一個條件就是東吳要給撥付糧餉。

然後就是雙旗幫上下齊心,不想分開,歸附之後不能把雙旗幫打亂,也不能調到其他地方,依然是要在三山湖上不挪地方,最後就是表了個態,同意王鶴之“效力”的說法,這就是第二個條件了。

“雙旗幫也是水上討生活的,只不過我大吳水軍向來都是直接聽命於陛下,此事之後王某自會向陛下奏請,想來陛下也不會太當回事。”王鶴之的話很簡單,那就是你雙旗幫歸附東吳自然是收編於水軍,水軍是皇帝的直屬的部隊,但是我王鶴之會幫你說話,不會有太多問題。

“既然是我大吳的軍隊了,自然要聽令於陛下調遣,陛下禮賢下士,待水軍將士也不薄,不過陛下畢竟分身乏術,要多多依賴中下層的將軍校尉們,想來雙旗幫也不會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