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小鏡湖別有另一番滋味,天上,,如此夜景如詩如畫、如夢如幻。

小鏡湖上既有士大夫與公子哥們帶著歌妓遊湖,絲竹管絃,極盡遊樂之興。也有販夫走卒,駕一葉扁舟穿梭於各個燈火輝煌的畫舫,販售酒肉水產。

這時正值二月初三,一彎新月斜斜的掛在西邊天際,泛舟湖心,在繁星點點之下,小小的小鏡湖猶如廣袤無際。湖中畫舫繡船也燈光闌珊,好似與天上的繁星呼應。

有那麼一瞬間讓趙英圻感到遠離塵囂,心曠神怡,彷彿穿越之後的一切勾心鬥角都離他遠去。

這種感覺也就只是一瞬間而已,很快就被左津又叫了回去,一同飲酒。

桌上的席面也已經翻過一次臺了,以兩個頭甲高手一個二甲高手的食量來看,只怕還要再翻一次臺。

趙英圻在剛翻好臺的桌邊坐下,旁邊趙彤給他倒上酒,趙彤現在似乎沒有最開始那麼醉了,畢竟是個頭甲高手,哪有那麼容易醉呢。

此時天已經全黑,沒有陽光的照射,兩個小丫鬟就把四周的紗幔挽了起來,還在閣樓四角都點上了驅蚊的香薰,清新的江風混合著單單的香薰味道立時吹進小閣樓中,讓人神清氣爽,左津舉起杯與趙英圻敬了一杯。

旁邊劉亦琳姑娘抱著她的琵琶走過來,巧笑嫣然,對趙英圻行了一禮說道:“今日得見趙先生、趙姑娘還有左大俠這等英雄,心中欣喜,奴家與木蓮姐姐想獻上一曲,還請三位品評一番。”

各大青樓楚館這些日子準備參與浣花會的楚女們都會向一些有地位的人獻歌獻舞,求得一字半句的評價,算是浣花會上奪花魁的一個加分項吧,類似於上輩子歌星們的打歌。

劉亦琳和木蓮已經換好了衣服,朝著席間的三人行了一禮。

之後劉亦琳坐在一旁的繡墩上,玉蔥般的手指上下翻飛,樂聲悅耳動聽,難得可聞,琴絃鼓動之下,猶如滔滔江水,悠揚動聽。正是二人練了許久的那《凌波曲》。

而這邊,木蓮微微隨著琵琶聲律動著身體,此時樂聲尚屬平緩。待到曲調開始激昂,就立馬跟著舞動起來,身旋如飛,紗衣滾動,步步生蓮,緊簇而躍,形如鳳舞,神似春水,搖弄柳腰,黛色齊飛。

這二人一個彈奏,一個起舞,樂聲之美讓不少畫舫都遠離此處,實在是群芳閣的花魁太過出眾,壓不過去只好遠遠逃開。

到了最後的高潮部分,一通狂舞朱袖,一通緊撥琵琶,直把席間兩個男人的魂都勾了去。

最後兩個美人香汗微沁,這才打住。

趙英圻也從陶醉之中迴轉精神,睜開眼睛,卻正好對上劉亦琳的目光,在柔和的江風之下,劉亦琳一頭青絲微微飛舞,恰似青雲一簇;一雙妙目凝視趙英圻,真是動情於星光之中。

一時之間,剛從琵琶聲中醒轉的趙英圻卻又陷入了劉亦琳的盈盈目光裡,直到兩位美女香風微喘的躬身行禮,趙英圻方才恍然初醒。

“還請三位賞光,為我姐妹二人品評一番。”兩位美女又嫋嫋婷婷的躬身一禮。

趙英圻此時還沉浸在劉亦琳的目光裡,左津還愣在原地一副花痴模樣。

到是趙彤先開了口:“二位的歌舞真好,是我見過最好的,比那周國皇帝壽宴上的歌舞還好。”

“好……真好……真的好……真的好美。”左津的評價更加直白簡單。

二女躬身謝過隨後劉亦琳目光流轉,放在了趙英圻身上,兩人對視一眼,趙英圻心中一動,張口誦道:

案前起舞顏如玉,欄邊琵琶聲迤邐。

飄飄回旋落清羽,嫋嫋動人凌波去。

微曳裙裾婷搖意,撥弄絲絃紅塵際。

木蓮如雲柳無力,亦琳似水湖中霽。

木蓮和劉亦琳都很開心,深深的給趙英圻鞠了一躬,劉亦琳將琵琶交給一旁的小丫鬟後專門過來給趙英圻敬了一杯酒,連連道謝。

趙英圻其實十分汗顏,他寫詩都是從這個世界原來那個趙英圻大腦中繼承來的記憶和能力,並不是他的本事,而且因為思維的問題,寫的詩都不太好,差得太遠。

但是木蓮和劉亦琳其實並非一定要什麼可以傳世的詩篇,只不過趙英圻身為頭甲高手,如果出仕自然是三品起的大員,只要有詩篇留下,就是她姐妹的好事,與其寫一篇死後才會被記住的好詩,不如找一個現下就能得到好處的好人。

幾個人又坐在席邊開始推杯換盞,趙英圻問道左津:“左大俠不在三山湖過你的逍遙日子,怎麼來宣府了,難不成也是來逛這浣花會的?”

“唉,浣花會有我們這些刀頭討生活的人什麼相干,左某來此是為招安而來。”左津搖頭晃腦的開始吐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