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彤的一杆大槍砸在地上,韓節手持著五尺長的九節鋼鞭隱於震起的泥土和積雪之後,揮舞著砸向趙彤身後。

趙彤大槍尺寸很大,從身前拉到身後再做格擋已經來不及了,只好拖著大槍繼續向松老逼近,躲開韓節的攻擊。

周圍幾百禁軍騎兵根本插不上手,在場一共七個頭甲高手,戰鬥之間的餘波對於他們這些騎兵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而張祁的馬車在禁軍騎兵的圍攏之下慢慢駛向城門,在視線被城門遮擋之前看到的最後一幕更是讓張祁驚訝不已。

卻說這趙彤逼退松老、閃過韓節之後,挺著丈六大槍再一次攻向連玉龍。

這一次使出了趙彤最強的槍法招式“梅開九朵”,趙彤這一招還沒有練到極致,只能舞出七朵槍花,此時在三個頭甲高手圍攻之下,趙彤也不得不使出了全力。

紅色的熒光聚集在趙彤的槍尖,隨著趙彤雙手的操縱,利用槍桿的彈性,槍尖上下紛飛,僅僅一個呼吸之間,七朵嫣紅的梅花就已成型,並朝連玉龍身上籠罩而去。

七朵梅花之中,一朵向頭、一朵向胸腹、四朵分別對應四肢,還有一朵竟然隱於六朵槍花之後作為後招。

這槍法之精妙不光是張祁歎為觀止,就連圍攻趙彤的三個頭甲高手也十分驚訝,這一招在各國的諜報和傳聞中可都沒有出現過啊!

打傷張寒,戰平李元白時,使出的可只是五朵槍花啊,現在這怎麼又變成七朵了!

連玉龍的巨劍刃長八尺寬兩寸,柄長三尺,劍尖開雙刃,靠近劍柄的兩尺長則開的是單刃,沒開刃的那兩尺劍背上有一個細長的孔洞,可以用來將持握位置再次向上提高以便於更好的發力。

一般的長劍,重心位置一般在劍刃根部,這樣比重心在劍尖部位更省力還便於劈砍。

但是連玉龍的巨劍重達九十多斤,重心如果不在雙手持握之間的話,就會導致劍招不夠靈動難以變化,所以才會在劍刃根部改為單面開刃,另外再做一個便於持握劍背的孔洞,這樣在需要較近距離搏殺或者力求變招時就可以用左手握住劍刃根本,把整把劍的重心置於雙手之間,更加省力的同時也可以追求更多變的劍招。

此時連玉龍就右手握著劍柄,左手握著劍背,將巨劍的重心置於雙手之間,上下揮舞,抵擋了六朵槍花之後,劍招已老,對最後一朵槍花卻是已然沒有了辦法,只好將巨劍掄圓向著趙彤砸去,然後從身後腰間抽出兩把尺餘小匕。

這是連玉龍的另一套兵器雙持小匕“燕雙飛”。

此時張祁的馬車已經駛進了城門門洞,他的最後一個念頭是:趙英圻這個侍女的武功竟然如此厲害,在三位成名幾十年的老牌高手圍攻下竟然還有餘力強攻,將連玉龍逼得放棄主手武器,使出了十七年不曾用過的“燕雙飛”。看來趙英圻主僕二人的重要性還需要重新評估,最好是能為他東吳所用。

現在有這個想法的不光是張祁,還有三個圍攻趙彤的頭甲高手,看到趙彤七朵槍花的同時,他們就明白了,之前在春內道與李元白對戰時,趙彤依然還是隱藏了實力,不然這七朵槍花的招式精妙無比,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練成。

對於趙彤的實力,三個人心中都升起一絲驚懼,這等人物真的是天下難覓敵手了。如果讓他們知道趙彤的梅開九朵後面還有兩重變化,而且以趙彤的年紀,練成梅開九朵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只怕更要驚為天人。

不過這雙方交戰電光火石之間,已經來不及收手,只能將各自看家的本領都使出來了。

連玉龍人稱“弒無鉅細”的原因就是他的兩套兵器兩種武功路數,寒光巨劍是為“巨”,而雙持小匕燕雙飛就是“細”了,連玉龍的武功路數分為戰陣上大開大合的巨劍劍法還有近身時小巧刁鑽的雙匕劍法。

此時連玉龍被逼的棄了寒光巨劍,拿出了燕雙飛,處境十分危險。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這險可不只是對方險,也是自己險。

現下趙彤一杆丈六大槍是場中四人中最長的兵器,揮舞起來,圍攻的連玉龍、松老還有韓節都一時無法近身,要想破局就必須要想辦法進得趙彤的身。

在一旁的松老思量之下,決定由自己來進行這個破局。

松老的鐵拂塵叫做“皆張”,同時松老人稱“鬚髮皆張”也是因為他的這柄鐵拂塵,意為松老的一招“千絲萬縷”使出來,拂塵上的銀絲都會根根直立,猶如怒髮衝冠鬚髮皆張。

松老趁著趙彤正在搶攻韓節和連玉龍之時,身法徒然提速,衝到趙彤身前,一柄鐵拂塵旋轉著向趙彤籠罩而去。

趙彤趕忙橫轉槍桿抵擋,卻不想這拂塵上的銀絲先是直立起來,然後徒然就像有了生命一般將趙彤的槍桿連帶握著槍的手都束縛起來。

趙彤見狀直接腳下生根,下盤扎穩,雙手運起內力與松老開始較勁。

松老單手拿著鐵拂塵也開始運力,但是很快就雙手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