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宮門口,趙英圻目送著公主走進皇宮。

宮門前松老在一側躬著身迎了一下公主,然後轉過身來看了一下趙英圻。

趙英圻笑著做了個揖,松老也笑著跟他躬了躬身。

等到公主還有松老隱沒在宮門裡的時候,趙英圻轉身向城外走去。

此時距離關城門已經只有兩刻鐘了,走正中的落鳳門肯定是來不及出城了,趙英圻想了想決定從西門出城。

西門外也有一個小鎮,是通河在同英府城旁最大的碼頭,各類物資集散都在這裡進行水陸轉運。

碼頭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天南地北、五湖四海也都能看見。

而且馬上就要到周國國君五十五壽辰,很多國家都派來使者與賀禮。

二皇子和李元白在春內道佔領了嘉、內兩縣之後工部就已經在著手疏通嘉縣的通河河道,等到通河河道疏通完成,周國就可以從同英府直接透過通河轉北河至嵐宣運河直下江南,甚至還可以沿瀾江逆流而上西進直至越國國都陵州。

屆時,這個碼頭肯定還會再進一步擴建,成為周國西部最大的轉運樞紐。

同英府內亥時四刻就會關城門開始宵禁,而這個城西的碼頭恰恰是亥時四刻才開始忙碌,第二天要到同英府內販賣的貨物還有這一天從同英府發往各地的商品都會在夜晚緊張的裝卸。

趙英圻有心去這碼頭上看一看,卻不想碰到了一個熟人。

三皇子的門客,董祥。

急急匆匆的,從碼頭裡出來,提著一個六尺長三尺寬的大匣子,揮手與一個人告別。

趙英圻碼頭外一個馬車後稍微隱藏了一下,看著董祥急匆匆的趕在關城門之前進入同英府。

趙英圻想起前段時間城北狩獵時這個董祥和三皇子侍妾密會的事情,感覺應該是要來新副本了,就進碼頭去看了看。

這個碼頭與城裡不同,城裡白天很熱鬧,這個碼頭是白天黑夜都很熱鬧。

腳伕、商人、小販等形形色色的人都在這裡行來走去。

趙英圻沿著最大的這條路一直走到底,也沒有什麼發現,那個和董祥招手離開的人也沒找見。

回想了一下董祥的那個匣子,還算精美,就又返回去著重尋找大街兩旁稍顯高階的店鋪。

果然,在一家兵器鋪發現了那個送董祥出碼頭的人,應該是個掌櫃的。

趙英圻打量了一下這個兵器鋪,大門上方正中一個牌匾“靈銳閣”,旁邊還有一個藥鋪和鐵匠作坊。

藥鋪正在上板準備打烊了,而鐵匠作坊裡面還在叮叮噹噹的打一些鐵器。

趙英圻揹著手,走進了這家兵器鋪。

這家兵器鋪一共三層,第一層的大廳裡面擺著一些兵器架,兵器架上都是一些簡單的刀劍,環首刀、手刀、柳葉刀、三尺劍、四尺長劍、匕首等等樣式豐富。

從刀刃上面的鋼紋來看,都是很不錯的兵器。

趙英圻走到一把刀前,這是一把腰刀,除了鋼質略好,刀背略厚以外,沒有其他什麼特點,十來斤的重量對於目前的趙英圻而言實在是有些輕了。

掌櫃的在門口的櫃檯後面扒拉著算盤,抬眼偷偷看著這個一身青灰色騎裝的年輕人,記憶之中沒似乎沒有見過這麼一個人,不熟。

“這位客官,本店打烊了,您若有興趣,明日再來如何?”

趙英圻沒有看那個掌櫃,只是又從一旁拿起一把小手刀,這把小手刀只有尺餘長,與匕首的區別可能只有單面開刃了。

“明明還開著門,怎麼會不做生意呢?”

“本店確已打烊,只是有一批原料還沒卸貨,在下只好等著送貨人來。”掌櫃的已經走到了趙英圻的身邊。

“沒關係,我只是看看,也沒準備買什麼,看上了明日再來取也一樣。”

掌櫃的想了想,也就只好招待一下:“這位客官是使刀的?”

“恩,刀用起來比較順手而已。”趙英圻把手刀放下,又環顧了一圈,故意將失望之色變現出來。

“怎麼?客官不滿意?”

“對啊,這裡的刀也算精良,但是並不趁手,分量不夠。”

掌櫃的稍微退了一步,到趙英圻身後的盲區,又好好的打量了一下,感覺這人年紀輕輕的應該不是什麼高手。

“客官說笑了,本店這些兵器都是精鋼打造,禁軍中許多三甲的司馬、校尉都來本店挑選兵器,客官練武須得循序漸進,不可貪功啊。”

趙英圻沒說什麼,笑了笑,從一旁的刀架上抽出一把環首刀,在手上略微掂量了掂量,在手中左右各挽出一片刀影,朝著地上斜斜劈出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