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孩一大人,面色看起來挺好。

把後背的籃筐拿下來,放在地上,秦婉指著:“我不是來看病的,我是來賣藥材的,你們醫館收嗎?”

“收,當然收!”

從夥計身後有人走過來,頭髮花白,鬍子也花白,但老頭子精神氣頭極好,走過來的步伐康健有力,比秦婉這位十歲的小姑娘還要穩。

秦婉認出來這是誰了,“章大夫,這是我在山上採的藥材,您看看。”

籃筐的藥材不多,章大夫一一拿出來,不僅認真的看,還放在鼻子面前聞,確認了道:“都是上好的草藥,處理得還不錯,我和你說說價錢,金銀花兩百文一斤,婆婆丁有點少,二十文一兩,蒼朮三十文一兩,甘草七十文一斤。”

等夥計稱好計量,秦婉這一行,金銀花一斤多一兩,兩百二十文,三兩婆婆丁,六十文,五兩蒼朮,一百五十文,三斤甘草,二百一十文,總共賺了六百四十文。

草藥的值錢程度,超乎了秦父的想象,走出醫館,錢袋裡滿滿當當的銅板,告訴著秦父這個事實,可人的精神一直在飄蕩,等路走岔了,才發現帶女兒來到了東城區,來往行人無不是穿著名貴的絲綢緞面,戴著不曾見過的金銀首飾,他們三站在這兒,明顯能感覺到差距,用秦婉現代的話說,城裡人和鄉下人。

“婉婉,柔柔,走了,阿爹帶你們去平安巷看看,走咯!”

秦父挑著貨物離開,秦柔跟著走。

“阿爹,來了。”秦婉最後看了幾眼,那方向,是一間繡坊,木質招牌上是四個繁體字,她大概看出來——樂行繡坊,匆匆幾眼,繡坊有兩層,面積很大,穿著統一款式的衣裙的繡娘很多,她日後能繡出的成品,可以找找這家樂行繡坊。

平安巷,在永安縣規劃的南城區,靠著平緩水勢的河流,每日都有人划著小船使用漁網撈魚,新鮮的河魚河蝦,是平安巷的一大特色。這裡居住的人家大部分是有手藝在身的,比如撈魚,比如做吃食買賣,進城街道周邊的小商販,大都住在平安巷。

基本上是一進的房子,再大點就是二進的房子,一家老小都住在裡面,很有生活的氣息。

秦父來了,首先敲了某一家的大門,門從內開啟,是一位大概四十多歲的胖婦女,“秦貨郎來了,快請進,這是你家的兩位小女兒吧,小姑娘模樣真俊俏,嬸子家裡有紅棗,吃一點。”

秦婉是第一次看到古代長得胖的,或許是她看的人太少了,不管是秦家人,還是小魚村的人,都屬於精瘦的那一種。

一邊吃著紅棗,一邊看這裡一進房間的構造,類似一個“口”字,中間為院落,四周房屋圍合,房屋很多,正房,東廂房,西廂房,倒座房。

她是不是要在永安縣買一套一進的房子?

不不不,一進的房子有點小,二進就不錯,適合一家人居住,到時候再買人來伺候,最好是能遇見一家子,男的看守房子,女的做廚房的活計打掃院子,男孩給大哥做書童,女孩就做丫鬟,挺好。

可惜,古代縣城裡的房子和現代的房子一樣,價格死貴,買不起啊!

秦父給這家人做了個木桶,收穫了三十文錢,裡面包括用掉的木材,以及秦父的手工。

跟著阿爹走街串巷,一件雕刻的小玩意,也不過才幾文錢,比較實用的木盤木碗木筷木椅稍微貴一點,也才十幾文,貴點的就是專門定做的,比如前面給的大木桶,能裝一個成年人的大小。

秦松就是靠著每天做木工,每日大街小巷的販賣,才養活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