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延珠(第1/2頁)
章節報錯
藍原延珠是個很憧憬英雄的孩子。
她從小生活在東京區的郊區,直到不久前被裡見蓮太郎收養,在官方機構進行了登記,彼此作為搭檔共同戰鬥著。
小孩子往往都很喜歡英雄,而對受詛之子的英雄情節還要更加濃重。
從出生以來,受詛之子從肉體到心靈一直不斷遭受的傷害,雖然受詛之子的年齡都小,卻也有很多人早已捨棄了英雄的幻想,不得不面臨瀕臨的現實,但有更多的孩子們,卻仍然懷抱幻想,祈求著能有英雄來拯救他們。
或者說,依照殘酷的現實而言,那些體會到‘不會有英雄來拯救自己’的受詛之子,絕大部分都已經死了。
受詛之子和普通人不一樣,至少在東京區甚至島國,受詛之子不享有法律保護——普通的孩子受到挫折這可能只是長個記性,受詛之子受到挫折,結果極有可能是丟了性命。
況且就實際來說,受詛之子被丟棄的理由很可笑。
所有的原腸動物,但凡是有眼睛的物種,眼睛都閃爍著紅光,十年前那被原腸動物襲擊的一代,有很多人因此染上了心理疾病。
——雖然紅色的眼睛並不代表什麼,但因為原腸動物千奇百怪的造型沒有共性,幾乎所有原腸動物都有的紅眼而成了原腸動物的標誌。
受詛之子也有原腸動物的基因,每當情緒激動,眼神會變成原腸動物那般的同款紅色,導致當初社會上還不知曉受詛之子侵蝕率高會原腸動物化時,就有大量人類將孩子遺棄,甚至直接將孩子淹死掐死。
如今大批孤兒受詛之子都是那個時期的產物。
大人拋棄孩子們的原因並非是因為受詛之子會變成原腸動物——發現受詛之子會變成原腸動物,受詛之子體內的原腸病毒侵蝕率上升到50%可不是原腸動物戰爭初期的事,絕大多數父母都只是在發現孩子們眼睛會變成紅色就拋棄了孩子。
十年前最初的動亂時期時,誕生的受詛之子數量是最多的,之後世界各國與原腸動物進入了對峙期進入了復興期,誕生的受詛之子只是零星罷了。
九成受詛之子都是十年或者九年前左右出生的,且如今九成的孤兒受詛之子,都是僅僅因為有著和原腸動物同款的紅色眼睛被拋棄的——雖然不能說絕對,但不因為受詛之子眼睛而拋棄孩子的父母,大機率也不會因為之後官方釋出的‘受詛之子會變成原腸動物’的訊息而拋棄孩子。
畢竟還有侵蝕率在,只要定期去醫院查清孩子的侵蝕率,直到達到不可挽回的界限,在放棄孩子也來得及——就算世界在黑暗,也永遠不缺乏光明的一面,也確實有父母不想自己那侵蝕率到達界限的孩子被官方處理,幫著孩子隱瞞受詛之子的身份,以至於孩子原腸動物化後一家喪命的。
不過這種情況不多,受詛之子的原腸病毒的基因侵蝕率影響因素很多,但最為重要的是兩個因素。
其一,戰鬥開發,越多戰鬥,孩子就越用得到屬於原腸病毒方面的基因,侵蝕率會顯著提高。
其二,心理因素,受詛之子負面情感波動過大,會加速原腸病毒的侵蝕。
因此,跟隨在父母身邊的受詛之子,侵蝕率通常遠遠低於野外的受詛之子,在如今原腸動物大規模入侵僅僅十年這個時間段內,侵蝕率一般不會達到50%,即暴走的程度。
說句實在話,絕大部分被拋棄的受詛之子對於自己的現狀相當不滿——
如果說發現孩子未來會變成怪物,父母選擇丟棄了孩子倒是還好說,這完全可以找理由,比如早晚都要和孩子分別,既然如此宜早不宜遲,若是培養出了更深的感情,彼此日後只會更不捨——雖然這種理由很噁心。
更何況受詛之子就是定時炸彈,父母不想定時炸彈在自己身邊——這種想法雖然低劣了些,但善良的受詛之子好歹可以用此聊以慰藉。
但事實上不是,九成九的受詛之子只是因為長了一雙紅色的眼睛,在幾乎所有人不知道受詛之子會原腸動物化之前就被拋棄了。
理由很簡單,因為害怕,因為恐懼,因為厭惡那雙和原腸動物相似的紅色雙眼,以及……發洩。
理由就是這麼可笑,這甚至不單單是因為對受詛之子的恨,更多的是因為曾經和平的時代被打破,安逸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在如此魔幻的現實,在原腸動物的壓迫下,無能為力的大人們只能將自身積累的怒氣宣洩向那些一無所知的孩子。
並不是受詛之子如何如何罪惡,僅僅是因為‘能夠’將自己的怨恨發洩到受詛之子身上這麼純粹的理由,大人們溺死孩子,拋棄孩子,甚至有的閒著無聊,跑到外圍區來虐待受詛之子。
永遠不要高估人類的底線,在世界上80%的人類死亡,舊秩序完全崩塌,每天朝不保夕的情況下,僅僅因為自己孩子和原腸動物同款的紅眼而拋棄孩子,站在個人角度,邏輯上說的通。
但這對於受詛之子來說何其無辜?
直白點說,因為受詛之子是會變成原腸動物的定時炸彈而拋棄孩子,那多多少少還說得過去,固然父母不應該拋棄孩子,太過利己和自私,但受詛之子也確實存在自己的問題。
但僅僅因為大人們的負面情感,將受詛之子當成了發洩品?
這行為上造成了一個結果——受詛之子也很清楚,自己的待遇有問題。
實際上,在激起了東京區近乎所有人對於受詛之子的怒火後,選擇建立一個有關受詛之子生態體系才是最無解的手段。
透過社會影響透過洗腦式教育,向東京區內宣佈受詛之子天生具有原罪,只能透過於原腸動物戰鬥才能化解,編造一些理論和教材,同時將受詛之子統一起來,禁止受詛之子接受正常的教育開智……如此總總,才是最徹底的利用方法。
但東京區只是將受詛之子當成了民眾發洩不滿的道具,將受詛之子驅逐到外圍區,反倒是讓部分受詛之子養成了正常的價值觀。
雖然只是帶著些扭曲的正確價值觀……比如說,普通人的價值觀是別人傷害到了我我要報警,部分受詛之子的價值觀是別人傷害了我我也要報復回去,這種價值觀或許有點扭曲,但未必不正確。
不過,受詛之子畢竟都只是小孩子,最大的也不過10歲,價值觀扭曲的並不算多,更多的受詛之子哪怕敏感的察覺到了自己不應該遭受這種待遇,不應該被父母被這個社會所拋棄,不應該承受大部分人的虐待和白眼,但孩子們想的不是報復社會,而是有人能將自己從這樣不合理的世界中拯救出來。
英雄!
對於受詛之子而言,英雄是極其特殊的稱呼,是很多受詛之子的夢想。
希望能過上每天都能吃飽的生活。
希望有遮風避雨的房子可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