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就是這樣,你自己稍加註意,不要讓自己的死亡,成為世界毀滅的誘因……尹莎貝拉那邊我也會去說的。”

尹拉這麼對海迪琳說著,他站起身準備去皇宮,這件事情他也的確需要和尹莎貝拉說明,另外也的確很久沒有和尹莎貝拉聊過了。

從帝國現在的狀況來看,其實尹莎貝拉做的相當不錯……無論是對災民的安置,還是那些【賑災】的小技巧,她都做的很到位。

比方說,今天承諾第二天發放1盎司的麵包,然後第二天卻發放2盎司。

這是非常好用的技巧,無論是治國還是別的地方都可以用得到。

如果承諾發放2盎司,結果第二天卻有一小部分,因為意外或是別的什麼原因缺斤少兩,比如麵包的大小出現了點偏差,導致只發到了1.8盎司,那麼就會引起不滿。

尹莎貝拉也清楚,賑災不能夠定時定點,那樣的話民眾就會形成習慣,某一天要是救濟沒有準時到位的話,也會引起暴動。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

而如果不定時的發放,每次都表示自身的困難的話……那麼所有人反而會將恩情銘記在心。

見完尹莎貝拉之後,尹拉準備去看看小烏爾,他有很多的話想要和烏爾裡希拉講,因為聽說很多殘忍的方案全都是他想的……不知道烏爾裡希拉在不在帝國。

烏爾裡希拉也同樣是尹拉的徒弟,與尹拉不同的是,烏爾裡希拉是個精緻的利己(己方)主義者,所以很多時候他都會比尹拉更加的敢於去交換。

交換是個很通俗的說法,而用稍稍麻煩一點的術語來解釋……

【兌子】

亦或者是……

【犧牲】

……

如果烏爾裡希拉能夠和尹莎貝拉性格對半分就好了……讓烏爾裡希拉再幼稚一些,對得起他的年齡,讓尹莎貝拉再成熟一些,對得起她的王冠。

但是,目前看來還是烏爾裡希拉的問題比較嚴重,如果見面的話,要想辦法把他的思維拉回正軌,不然就有些太危險了。

有些時候,其實可以採取更加溫和且不激進的措施。

這麼想著的尹拉,在前往皇宮的路上,看見了一些人恭敬的向著被簇擁著的人行禮……該怎麼說呢,那些尊敬而敬畏的眼神,讓尹拉能夠很簡單的猜出是誰。

不過很快的,因為尹拉的出現,也有很多人圍到了這邊來。

和尹拉想的一樣,路上有兩道尹拉熟悉的身影……一位是瑪麗拉·艾爾卡拉斯,一位是尹莎貝拉·亞瑟·莫德雷德,身邊並沒有跟著其他的護衛。

我去?!是偷偷跑出來的啊?!

“尹莎貝拉和瑪麗拉?我和你們說過的吧……”

在尹莎貝拉和瑪麗拉保持著高位者的態度,應付著這些平民的時候,勐地從前面聽到了清冷的問詢,兩人同時都呆住了……因為這個開頭她們太熟悉了。

當尹拉無奈而平澹的說了【我和你說過的吧?】之後,就立刻會銜接……

“首先,護衛的存在是必要的,這並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也同時是為了周圍的平民、臣子考慮,從客觀來看,名為王者的人,需要有著一定的距……”

“其次,你們是直接離開皇宮的吧?但是從規矩來看,就算要微服私訪,皇帝和雙相(丞相,即左相與右相),必須有一位留在皇宮之中,三者都需要知情,這是為了整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