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天生異象,紅月之夜,七星高照,蕭泠空城,醜城之災,舉國哀哉,還林仙人,求保安寧……

這首童謠自四年前就流傳在黎國的大街小巷,三歲小兒都能朗朗上口,而童謠裡的醜城共有六處。

每座醜城都灌滿了人們醜陋的慾望,珍饈城的貪食慾,萬貫城的貪財欲,人面城的求美欲,權貴城的追權欲,求生城的求生欲,瑤睡城的執念欲……

凡醜城起慾念,就會招惹邪祟,無一生還,所以人們稱之為醜城。

為此,黎國的百姓都十分恐慌,為求心安,人們開始大肆修建還林仙人的寺廟,紛紛前去跪拜祈禱,祈求兩百年前為保黎國同妖都女皇同歸於盡的還林仙人,來保佑一家老小的平安。

初見易零時,還是春節過後不久,阮元是十七上山的。

幾日前阮元聽說有一捉妖的老道長在望楊山收徒,若是被那老道長納入門下,管吃管住,每個月還能領上四兩銀子的生活費。

“天下有這等便宜的事兒?”阮元問那賣糖人的楊老頭兒。

楊老頭兒冷哼著剜了阮元一眼,“小老兒還能騙你不成?”說著,楊老頭兒又指了指那幾個向路人討要飯錢的乞丐,“就那幾個叫花子,也想去碰碰運氣呢。”

阮元將信將疑的點點頭,反正自己四處飄蕩,不如去碰碰運氣罷,“那老爺子您可知道,在哪兒招徒呢?”

“望楊山啊。咱這兒就望楊山有個收妖的老道長,你說還能是哪兒?”楊老頭兒指著遠處的一個山頭兒。

阮元順著楊老頭兒手指的方向望去,半眯著眼睛,嘴裡跟著低低的唸了一句,“望楊山?”

那山頭兒的名氣倒是不小,百姓口口相傳,說那老道長待人慈善,就是那老道長的關門弟子也是個好相與的,容貌也是極好的,是個世無雙的翩翩公子,看來是個好去處!

唸叨完,阮元就狠狠的咬了一口手中的梨,回頭向賣糖人的楊老頭兒道謝,“謝了啊,楊老頭兒。”

楊老頭兒看著阮元的背影,狡黠一笑,“不謝,不謝,該小老兒謝謝你們才是。”

阮元雙手環抱的走進一家小酒館,小酒館人不多,地處偏僻,走進去,裡面只零零散散的坐了三桌人。

其中一桌坐了有四人,三男一女,除了坐在一旁靜靜品茶的男子,他相貌出眾,衣著整潔,餘下三人衣著打扮都十分破舊,言語粗俗,行徑粗魯,正在酒桌上搖色子,男子坐在那裡就有些顯得格格不入了。

小藥罐撩開下裙,一腳踩在桌上,大罵,“這不可能,你是不是動手腳了,陳麻子!”

陳麻子也不服氣的站了起來,“死丫頭片子,輸了就輸了,怎麼倒還怪起老子來了!輸不起是不是?”

桌上的馮招財趕緊拉住就要動手的兩人,“別吵,別吵,小藥罐姐姐,老大,你們別吵……”

馮招財是陳麻子的小弟,四歲就死了爹孃,又是個痴兒,要不是大他兩歲的陳麻子帶著他,他早就餓死了。

阮元隨手在門口拾起一顆石子,正對陳麻子的後腦勺,扔了出去。

陳麻子吃痛的捂住後腦勺,看到掉在地上的石子,一邊罵,一邊轉身,“他孃的,哪個混蛋羔子活膩了,想吃你爺爺的拳頭是吧!”

“吃誰的拳頭啊?”阮元撓了撓額頭,走到陳麻子跟前,挑眉問道。

陳麻子嘿嘿一笑,讓出一個座位來,“老大,你回來了。”

阮元救過陳麻子,所以陳麻子心甘情願伏低做小,不過在那之前,陳麻子可沒少欺負阮元。

小藥罐率先拉住阮元的胳膊,方才囂張的氣焰瞬時沒了,只軟軟的撒嬌,告起狀來,“小元姐,陳麻子欺負我。”

小藥罐今年十三,是逃荒來的,村子被海淹了,就逃到了洛陽城。是前兩年阮元從死人堆裡救回來的孤兒,又害了病。遇到阮元時,很是可憐,讓阮元不由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她沒辦法做到見死不救。

小藥罐是泡在藥罐子裡十天才救回來的,反正也沒有名字,所以阮元就叫她小藥罐。

“誰欺負你了?老大,你可別聽這死丫頭胡說。”陳麻子不服氣的反駁。

“行了,你倆,鬧了這麼久,嘴皮子不累嗎?”蔡軍嘆氣。

蔡軍名字雖然俗氣了點,人卻格外的好看,還飽讀詩書,能文能武,是他們的蔡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