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港。

海風輕拂,鷗鳥歡歌。

張懷生單手按在被海風吹松的軟帽,和基裡安一同下了船。

港口內,停泊著一艘艘發出此起彼伏汽笛聲的遠洋巨輪。

穿著禮服,手持文明棍的紳士們扶著遊輪的護欄,和淑女們談笑風生。

遠遠眺去。

有尖頂的哥特式教堂。

遍佈黑洞洞炮孔的巨型堡壘。

數百米高的摩天大樓。

以及任何一個工業城市都會有的,如同森林般密集的煙囪,以及沖天而起的黑灰色煙柱。

基裡安忍不住感慨道:“這可真是一座宏偉的城市,相比較之下,休斯頓就像個鄉下小鎮。”

張懷生不置可否道:“到底是曾經十三殖民地的基本盤,美利堅最發達的幾座大城市,都位於這裡了。”

美利堅的前身,是十三塊殖民地。

馬薩諸塞正是其一。

或許是剛下過雨,碼頭上一片泥濘。

捧著報紙,胸前掛著煙盒托盤的男孩吆喝著從泥濘中跑過。

“號外,號外,德皇重組新三皇同盟,法國著名將軍霞飛聲稱:這是舊時代的餘孽,最後一次抱團取暖。”

“新三皇同盟?”

張懷生啞然。

歷史的走向,與他所知曉的已經全然不同。

舊三皇同盟是四十年前,德意志帝國在鐵血首相俾斯麥的斡旋下,組建的俄奧德三國同盟。

而新三皇同盟,原本應該是德皇,奧皇與奧斯曼蘇丹組成的同盟國,結果奧斯曼帝國還沒參戰,反倒是東華帝國參戰了。

現在東華的國際地位或許不高,只能屈居列強末席,但皇帝的法統在其餘二位皇帝面前,反倒是含金量十足。

眾所周知,歐陸只有一頂皇帝的桂冠,也就是羅馬皇帝。

這頂皇冠於公元395年,被狄奧多西分裂成東西兩部分。

西羅馬帝國滅亡於蠻族之手,法統被法蘭克蠻子繼承,後來開創了神聖羅馬帝國。

作為統一了大半神羅地盤的德皇,和曾經佔據了絕大多數時間神羅皇位的哈布斯堡家族,勉強算是平分了神羅的法統。

東羅馬帝國滅亡於奧斯曼帝國之手,奧斯曼帝國自詡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沙俄皇室娶了東羅馬末代公主,也自詡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但這四位皇帝的皇冠,拼湊到一起,也就相當於一頂。

只是自從拿破崙皇帝僭稱皇帝之後,歐陸已經不再講究什麼法統了。

...

碼頭上,幾名搬運工聚集在一起。

他們有著典型的東方人面孔,身體瘦弱,穿著類似於背心的布褂,聚在一起小聲交談著。

“聽說沒,皇帝陛下向洋人宣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