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提醒(第1/2頁)
章節報錯
,!
想到這,葉寧寧暗自搖頭。
不懂得節省體力的野獸在野外是活不了多久的,現在的徐鶴等人還沒明白這點,需要足夠的教訓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才能學會——如果到那時候他們還沒死的話。
這不是危言聳聽。
以昨天的遭遇為例,試想一下,如果昨天阿列姆帶他們稍微繞點遠路,或者遇到些野怪,讓他們消耗了更多體力;
如果葉寧寧沒有足夠的體力保持大腦清醒,使得感知沒那麼敏銳,第一時間就發現敵人的埋伏;
如果昨晚進村時阿列姆留在最後,等他們走進村子來不及退出時,敵人才發難;
如果阿列姆放出的訊息,引來了更多的敵人,或者用什麼辦法,讓昨晚圍觀的玩家加入戰局;
……
這些如果中但凡有一兩個實現,那麼昨晚的戰鬥就不會輕鬆收場。
昨晚的徐鶴等人看似輕鬆,但說到底已經在野外跋涉了一天,體力接近危險線,如果當時戰鬥持續更久,再加上阿列姆可能從中攪合,他們之中有人受傷甚至死亡都很正常。
前世的經歷,令葉寧寧習慣了永遠保留底牌,為自己留出生路,如果她是阿列姆,昨晚會有很多種辦法為自己製造機會,在其他人覺察之前就讓自己脫身,甚至一個人將局面翻轉也不是做不到。
畢竟附庸契約也不是萬能的。
如果命都在別人手上,想解除個契約還不是容易的事?
只要不觸犯最嚴重的背叛,不危及主人生命,打打擦邊球,違抗一下主人的命令,所受的契約反噬代價不大,在保命前提下,完全可以接受。
反正和他締結契約的人只是葉寧寧,又不是其他人,他只要確保不傷害到葉寧寧就行。
當然了,阿列姆或許不是想不到這些。
就葉寧寧的觀察,昨晚戰鬥時,阿列姆並非沒有過片刻的動搖。
他潛意識保留體力就是一個證明,他們接近凌晨才抵達村子應該也不是一個巧合,作為一個往返多次的嚮導,要在其他人毫不懷疑的情況下做到這些,並不困難。
只是阿列姆已經締結了契約,他也確實想要獲得葉寧寧等人的助力,在最後關頭做出了選擇,在部族與自己生命安全的天平上,他選擇了前者,將自己置身於風險之中。
到這一步,阿列姆才算初步獲得了葉寧寧的信任。
倒不是葉寧寧相信阿列姆真的歸心了,而是相信阿列姆確實如他表現的那樣,重視自己的部族更甚於自己的安危,因此寧願自身受到葉寧寧的制約和威脅——
契約並不能保證什麼,能夠真正束縛住人心的,只有他自己。
葉寧寧當然不是不相信自己察言觀色的能力。
阿列姆還無法在她面前隱瞞真實想法,這也是葉寧寧會和他締結契約的前提。
但是,阿列姆心中認為他把部族看得比自己重,並不妨礙葉寧寧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
人性是這樣複雜。
平時堅守的信念,在關鍵時候,面對危及自身利益的抉擇時,人們卻往往會做出完全相反的選擇:恩愛的眷侶,互相扶持的家人,發誓同生共死的兄弟,無不如此……葉寧寧見過太多的例子,能夠言行合一,堅守信念的人少之又少,十人中難有一二人做到。
前世葉寧寧還因此跌過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