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傳言

吏部尚書郭庸的贓濫案子在京城中掀起軒然大波。

同時,朝中牽扯到的官員無數。

光禦史臺上奏的摺子上就密密麻麻寫滿了人名和罪狀,奏摺足有三尺長。

一時間與郭庸有過往來的官員,人人自危。

太子李赫全未曾料到一個贓濫案子會引起如此大風波。

原本在郭庸家搜查出的金子填了國庫時,他心中甚喜。

可沒等過去兩日,他便在早朝時收到了如此一份‘大禮’。

涉及贓濫之罪的官員中,竟多為太子一黨。

可偏偏人證物證俱在,就連郭庸都親口承認了,李赫全再想替他們遮掩,也沒了辦法。

朝堂上他忍怒未發,可下了朝,卻將東宮寢殿裡的東西,砸了個稀爛。

郭庸被判了五日後斬首,傳言他在獄中一直唸叨著要見一個人。

那人是個年輕女子,聽聞那女子先是尋到了郭家失蹤的外室子,後又幫禦史臺找到了郭庸藏起的金子。

甚至還有人說那女子是精怪化身。

更有甚者,言之鑿鑿,說夜晚與那女子打過照面。

那女子一副奇醜無比的模樣,不敢以真容示人,於是畫了皮披在身上,扮做嬌俏的美人。

只有夜深人靜之時,才會將皮脫下,曬曬月光。

以此為藍本的各種戲目、話本也應運而生,很受歡迎。

“嘖嘖嘖,這說書先生的口才了得啊!”

京中一處茶館內,一樓已坐滿了人。

臺上說書先生正繪聲繪色講述著無鹽精怪女的奇聞軼事。

二樓一個雅間內,縉國五皇子梁牧正趴在欄杆上,聽得入迷,連聲贊嘆。

“臨鶴兄長,那個叫…叫郭什麼的,他藏的金子到底是被誰找到的啊?”

梁牧一臉好奇,回頭看向正悠哉喝茶的沈臨鶴。

沈臨鶴朝一樓那處抬了抬下巴,漫不經心道:

“這不說了嗎,精怪。”

梁牧翻了個白眼,顯然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