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青銅時代!(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了第一次鍊銅的經驗,梨花等人燒製的手法明顯要比上一次熟練,眾人之間的配合也更加默契。
錫的熔點很低,礦石中高熔點的硫化物和雜質金屬還沒有混合到錫水中就已經被當做礦渣給撈出去了。
這個時代完全不用考慮金屬礦渣和廢氣回爐加熱的再利用,這種粗放的生產模式至少要持續幾百年。
由於人手有限,梨花這群人只能前幾天鍊銅,後幾天煉錫,等所有的礦石都被熔鍊成差不多大小的金屬錠時,青銅的冶煉才正式開始。
顧國採用陶製坩堝接取青銅溶液,銅錫比是四比一的青銅熔點大約為800攝氏度,而陶坩堝能承受的溫度至少有1100攝氏度。
用坩堝將青銅澆築到提前燒好的模具中,待其冷卻便可得到一件粗糙的青銅器了。
梨花用產鉗夾著坩堝,正小心翼翼地將一勺青銅汁澆到鋤頭模具裡,以此往復三次,模具中終於灌滿了青銅。
產鉗只有一把,現在被顧國拿來應急,於是澆築的工作只有一個人在進行。
一群人圍在模具和熔爐邊,小聲議論著這種以後能改變他們生活方式的金屬。
雖說陶製坩堝能耐受青銅的高溫,但陶器不比鋼鐵的強度,熱脹冷縮之後還能保持形狀完整。
為了防止坩堝炸裂,高溫的青銅液濺到族人,顧國一刻不停地盯著梨花的動作,隨時要小心族人走到近前觀察。
青銅工具的精細程度不比禮樂器具,所以顧國並沒有專門收集蜂蠟,用失蠟法鑄造青銅。
一把把鋤、斧、鏟等工具在族人的努力下被製作出來,有了這些工具,開採礦物和修築城牆的速度會是以往的好幾倍。
最先更新換代的是部落中的長矛,利用砂岩將其開鋒之後,其鋒利程度比石矛還要強上幾分,至於耐用程度,則是完全碾壓。
另外顧國還澆築了少量的青銅箭簇,用來對付大型猛獸和將來敵對的人類。
看了一眼屬性欄,貢獻點再次破千!
“姓名:顧國
文明貢獻點:1526
文明程度:青銅時代早期
已解鎖科技:新石器時代:陶器(36),食鹽(12),弓箭(108),網(33),屋(135)
青銅時代:銅(400),陶幣(850),錫(300),青銅(640)”
個人頁面再次更新,解鎖科技的時代分為兩個。
“解鎖青銅獲得的貢獻點竟然沒有陶幣多,貨幣居然不是新石器時代的,而是青銅時代的產物麼?”
望著屋子中碼放得整整齊齊的青銅工具,顧國摩挲著下巴沉思。
他只記得前世最早的貨幣應該是沿海地區的貝殼,那時候正處在夏朝,正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與青銅時代早期接壤的時候。
也許是系統判定人工造幣才算貨幣,那麼貨幣確實出現在青銅盛行的商周時代,那時的種花家,已經擁有用銅製作的銅貝了。
系統商店,也進行了一次更新,顧國發現,他現在可以兌換的不止是技術和知識,還有一欄物資。
“技術類:
製陶(已掌握),製鹽(已掌握),燒炭(已掌握),築屋(已掌握)
......”
“知識類:
簡單的植物學知識(已掌握46.9%)
簡單的動物學知識(未掌握)貢獻點: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