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河的整體走向自北向南,但蜿蜒的河道無法準確辨別實際航行的距離,顧國只能透過太陽來確定時間,用星星來預估大致方位。

他們已經航行五天了,河道比起剛出發時要寬闊不少,顧國不確定陶河是支流還是主流,如果是主流,他們的終點將會是大海,但他更傾向於陶河是一條更大河流的支流,畢竟入海口只有幾百米寬的河流少之又少。

而在首航測試之後,返航的時間是順流的五倍,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在第十天的時候返回。

當然,放一艘樺皮船下去划到岸邊採集食物也是一個方法,但為了安全考慮,顧國還是決定這趟出行只是來摸清陶河岸邊的部落數量,至於下船考察,等到將來結成船隊,擁有百十來號人的時候再說。

在這五天的時間裡,除開第二天抵達的羊牙部落,他們陸陸續續遇到了不下二十個部落,基本上都是屬於顧國還沒穿越過來自家部落的水平——住在山洞裡。

越往南,遇到的部落便越落後,顧國預計現在距離自己的部落直線距離已經有千里之遙,當他最後看到一個部落的人,那些臉上塗滿各色顏料的原始人放下手中的石矛,跪下對著他們的帆船頂禮膜拜的時候,顧國分明看見那石矛上稜角分明的線條。

那是一件打製石器!

這特孃的和自己的預估不太一樣啊!

一路走來竟然沒有一個部落比羊牙部落先進!

不死心的顧國又在陶河上航行了五天,可是迎接他的,卻是一片又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

南下的最後一天,顧國決定上岸賭一把,至少他要確定兩千裡之外沒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將帆船固定在距離河岸不遠的地方,顧國等人放下三艘樺皮船劃到河岸。

河岸邊的蘆葦已經抽出嫩芽,將樺皮船藏在茂盛的蘆葦從中,一行人全副武裝上了岸。

岸邊到處都是高至小腿肚的野草,用來當作山豬的飼料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此時族人的目光全都警戒著周圍,只有站在人群中央的顧國有閒功夫觀察起周圍的環境地貌。

荒涼。

不是火星上那種寸草不生的荒涼,而是了無人煙毫無生氣的荒涼。

周圍的野草全都是筆直向上的,一點倒伏的跡象也沒有,而遠處的樹木還保持著尚未開發的原生狀態:藤蔓和野草瘋狂生長在樹杈之上,茂密的樹冠遮擋陽光的照射,從外往裡看就像是我的世界這款遊戲當中的黑森林。

顧國在前世的某本書上了解過,毛熊科學家提出舊石器時代晚期,4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養活了全球大概320萬人口,在他沒穿越前,全世界處在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數量,大機率不會超過千萬。

而他一路南下,按照部落之間的密度和在河邊遇到部落的頻率來看,陶河流域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少養活了兩萬多人。

這麼一對比似乎合情合理起來了。

難道這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原始世界嗎?所謂的蓋亞戰場只遇到一個同級別(新石器時代)的敵人(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