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練兵(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起與人打架,顧國肯定不及他挑選出來的這些人。這個時代只要是個成年男性基本都是五邊形戰士,要他去教授原始人搏鬥技巧簡直是關公門前耍大刀。
古代打仗,體現士兵素質的無外乎識旗聽令,陣法整齊,進退有度,熟練百兵。在這個青銅鐵器沒有出現在軍隊中的時代,單兵素質幾乎決定了一場戰役的勝敗。
當大家都是經驗豐富的獵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軍隊的紀律性成了壓倒成敗的天平的關鍵所在。
豬皮第二天一大早跑來告訴顧國,他已經認識了隊伍中的人。顧國卻沒有馬上給他安排訓練任務,部落暫時養不起四十多人的專職士兵。
他讓豬皮帶人到陶河上釣魚,此時陶河表面已經結了厚厚一層冰,豬皮帶領隊伍,兩人一組推著樺皮船往河中心鑿洞去了,雖說比不上先前在姬水中截流堵魚,但每天幾十斤的收穫也讓族人們樂開了花。
剩下的二十人,顧國則佈置了詳細的訓練計劃。
第一天先讓這二十人列隊,他告訴薺,將隊伍整出兩排來,每排十個人。
薺應聲去做,然而顧國卻高估了族人,只見眼前的二十人按照平時的關係、輩分、部族分配著隊伍,即便只有二十人也亂成一團。
顧國沒有說話,從槐花那順走一根繩子,走到薺的身前,並將繩子拉直。
“薺!你是隊長,你站第一個!”
“按個子高矮站成一排,腳不要超過繩子!第二排也一樣!”
亂哄哄的嬉笑打鬧終於稍微有了點秩序,族人們至少花費了五分鐘推推嚷嚷比著身高,最終兩排稀稀拉拉的隊伍站在顧國跟前。
顧國沒有抱怨族人,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飯要一口一口吃,隊要一列一列整。
即便是在前世,學生們在軍旅電視劇和電影的耳濡目染下,也不能做到馬上將隊伍排列出來,更何況這些大字不識的原始人呢?
“你們記住現在站的位置,記住你們周圍的人,明天早上在這裡集合也是同樣的佇列,站錯位置的,不準吃晚飯!”
顧國說的很大聲,他要確保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聽見。
“聽清楚了嗎?”
“清楚了......”
佇列中傳出十多聲回答。
“大聲點我聽不見!”
“清楚了。”
“再大聲點!”
“清楚了!”
“以後列隊的時候,說話要大聲,知道了嗎?”
“知道了!”
榆最後的幾句是吼出聲的,氣勢有了,腰桿也挺得比以前直了。
一早上的時間,顧國都在教二十名族人站軍姿,兩排人站得整整齊齊,平地上就好像杵了二十根木樁。女人們在一旁編著藤條盾牌,有了織網的經驗在前,她們編織的速度很快。
二十面盾牌只花了一上午時間就完工了,槐花打量著手中的作品,她用紅顏料在盾牌握手面繪了一隻小陶罐,那是薺在挖土的時候送給她的,裡面裝著一小塊肥皂,很香。
下午則練習射箭,顧國用草堆和木架子綁了幾個草人,放在佇列三十米遠的地方,要求每人必須射中二十箭才能結束當日的訓練。
晚上吃飯的時候,顧國為這二十人重新分配房屋,同吃同住才能更好提高戰友間的默契。
至於識字和算術,他也在晚上的時候一併教授。
於是兩間屋子中總會傳出“一加一等於二,一加二等於三......”“啊哦呃噫嗚籲......”的聲音。